第一百四十八章 荀文若小试峥嵘(2 / 2)
就算是不怎么懂经济,也很快就抓住了里面一个最基本的模式特征。
刘协如果知道了,也肯定会赞一声的。
荀彧可是直到当初自己在此事上摸索了多长时间,才确定了商事里所隐含的潜力究竟有多大的。
这还是在刘协已经给他描绘出了一张未来蓝图雏形的情况下。
即使如此,他还是经过了反复验证,才终于认识到自己当初是何等的浅薄无知的。
塔读小
要知道,他虽然表面上一直谦和稳重,但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一身所学,尤其是在内政上,他还是坚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的。
这点儿小傲娇,在他这样的年轻人身上很正常。
但还是不得不说,刘协那是真的宛若传说中的生而知之者,不服气实在不行。
而黄琬能有这样的敏锐和洞察能力,那就只能归结于多年经验积累起来的丰富阅历了。
面对这样的一个人,荀彧也只能在心里钦佩一下。
当然了,这些事儿黄琬都猜不到。
在送走了荀彧等人之后,他坐在府邸中堂里的高背椅上,好久都没有动弹一下。
直到吴圭把一杯热茶送到了他的面前,才慕然从沉思中回转了过来。
黄琬就顺手顺手接过,随口问了句,“仲玉对于这洛阳城的变化,有什么感触?”
吴圭和他同乡,很早就跟在了他的身边,既算是长随,也当做心腹谋士,从来都是信赖有加。
口口伍陆彡⑦④彡陆⑦伍
吴圭就笑了笑,“感触?说实话也就是那样罢了,毕竟,心境上的转变还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所以对于我来说,能活着走出长安,就是最大的改变,别的还真谈不上,最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是如此的。”
黄琬就笑着用手指点了点他,“你啊,就是喜欢藏着掖着,十多年了就改不了了?”
吴圭就笑了笑,一言不发。
黄琬拿他没办法,端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唔,这种茶喝起来确实别具一格,也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了茶叶本身的韵味,很不错。”
吴圭就附和了一声,“确实不错,听说还是渤海王殿下,在伏波岭那边无意间炒制出来的,短短时间之内就风靡了开来,想来不久之后,或许就能传到长安城里了也不一定呢。”
黄琬就斜了他一眼,这才叹了口气,“别当我听不出来你是意有所指啊,但是,不要去多想,更不能多做,先等情况分明一些了,再着手也迟不了。”
吴圭也终于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可是司徒那边……”
黄琬就很直接的摆了下手,打断了他的话,“王子师所托之事,我自当尽力促成,但这是要建立在不损害他人利益这个基础之上的,这一点,他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
“所以,这事儿不能急,更不能太过于主动……我知道这次自己之所以能得以过来洛阳,他在里面出力斡旋不少,但却也远远不足以让我背叛自己的做人底线。”
吴圭就明白了,“那如果这边迟迟没有动静,长安城里的家人和亲族,仅凭杨文先(杨彪)从旁看顾,可就略显单薄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黄琬脸色平静无波,嘴里却再次轻轻叹了口气,“时也命也,如之奈何……但大丈夫立世,自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只要还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实也就足够了。”
吴圭眼角下意识抽搐了一下,连忙端起茶杯掩饰了一下。
然后才问到了另一个问题上,“那为什么在理政上也要选择暂时多看少做?”
黄琬就皱起了眉头,但想了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不知道,但给我的感觉很有些不一样,所以,我还需要时间去弄清楚这里面的逻辑。
“所以在此之前,我没那个资格指手画脚,那只会贻笑大方,甚至是添乱子,我是来做事的,可不是来捣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