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十面埋伏(2 / 2)
别以为八旗兵就只有马上功夫强大。
实际上,鞑子的强大战力是不仅限于马上功夫的。
鞑子的近战能力其实也是十分强大的。
他等作战之时,往往皆身着几层战甲,以一挡五,颇为凶悍。
除此之外,鞑子可不仅仅只有佩刀,实际上鞑子拥有不少重兵器。
比如狼牙棒、骨朵,这些重兵器一旦砸中人的胸口或是脑袋,非死即伤。
而对于这种山林且不是很抖的山路,一些人甚至可骑上战马上山。
而他们手中的弓箭还能发射一枚枚重箭。
其箭头或是铲形,或是烙铁三角形,亦或是月牙形,射出的力度极大,很容易就能洞穿人的身体薄弱处。
可以说,就综合个人战斗力,尤其是近战方面,明军士卒是绝对不占优势的。
为此,作为奉秦明之命埋伏在此的郑澧与杨四,自是没有选择与鞑子近战。
他等早就在数天前在此埋伏,而且还特意在这不起眼的半山腰挖了一条壕沟,用以藏下数千兵马与军械。
如此,当他等借着山下火光看到不少鞑子快速向着山腰冲来时,杨四顿时冷笑一声,手对着身后左右一挥,“开始吧!让这些鞑子尝一尝火器的厉害!”
“是!”
随着杨四一声令下。
霎时间,火铳声不断。
“噗噗噗……”
“砰砰砰……”
而下一刻,数十门火炮也持续开火。
“轰轰轰……”
当然,这还是开胃小菜。
就在此刻,又见数十段木头被淋上了火油。
“推!”
霎时间,数十段熊熊燃烧的木头顺着山势滚了下去。
紧接着,又是数十颗火球。
而这些火球后,又是数百火罐。
火罐爆炸,飞射出无数石子铁砂。
顷刻间,将山坡之上给清理了一遍又一遍。
“啊啊啊……”
凄厉的惨叫声响彻了整个山腰。
黑夜下,山坡上,到处都是疼的死去活来的黑影。
而一些八旗鞑子更是被火球或是木头被砸中,不是被压死就是被烧死,其模样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不过此时乃是黑夜,根本看不清。
然此时的杨四却依旧沉着冷静。
毕竟埋伏在山道两端与另一侧的伏兵才刚刚开始进攻。
这不,随着两端与山腰另一侧的伏兵步步逼近,索尔哈明显感觉到周围的局势十分不妙了。
“快!撤!往后撤!撤!”
这一刻,他没得选择,只能拼死往后方突围。
能突围一个就是一个。
可他终究还是低估了杨四与郑澧为此伏击战所做的准备。
这次,杨四与郑澧所布置的伏兵高达五千人,且这五千人当中,皆都是战兵,而且都是精锐老兵。
再加上火器等,这一千鞑子仅仅一刻钟就伤亡了四百多人。
尽管只有一百多人战死,然受伤的人才是最致命的。
他等的哀嚎让鞑子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
且因为前后左右都有伏兵,又是黑夜,火铳声不断,鞑子根本突围不出去。
…………
“参领!是明贼!绝对是明贼!吾等中埋伏了!”
亲兵对着索尔哈一脸慌张,言道。
“哼!那还用你说!本参领又不是瞎子!往山道另一侧杀去!快!”
索尔哈见山道两端杀不出去,立马就组织剩下的八旗兵往夸老山对面的一片山林杀去。
由于这片山林并非山头之林,且地势相对平坦,加上山林绵延数里,穿过去,便可绕道另外一条更为宽敞的官道,可以说是最佳的突围方向。
只是索尔哈却还是低估了杨四二人。
原来,他们刚冲入山林之中后不久,就发现到处都是陷阱,加上又是黑夜,还有不少当地土司兵埋伏在山林各处,
这不,很快,山林之中就时不时响起一阵阵惨叫声。
没错!
早在埋伏夸老山之时,郑澧就想到了这个方向会是鞑子突围的主要方向。
于是,他不仅率兵在山林之中布置了许多陷阱,还安排了数百当地土司兵埋伏一波其中。
这些土司兵皆都是黑夜能手,且擅长偷袭毒箭,对付这些闯入林子当中的鞑子最为有效。
而山道上,那些还围来得及逃离的鞑子,自是被冲下上来及山道两端逼近的伏兵给团团围住了。
半个时辰后,当最后一名鞑子被砍倒在地,整个战场瞬间陷入了一片诡异安静当中。
“呼呼呼……”
山风呼啸,惨叫淅淅。
天也渐渐亮了。
拂晓时分。
战场也随之打扫完毕。
“报……启禀两位将军,山林之中的鞑子尸体发现了三百五十二具!”
“哦……若是加上这山道、山腰的鞑子数量,就是八百五十九具,也就是说,还有一百多鞑子八旗兵逃了出去?”
杨四哦了一声,不禁暗自算道。
“罢了!能够一举歼灭八百多鞑子八旗兵已经实属不易了,好在此次伤亡不过五百人,大部分人都是轻伤,可谓大胜!”杨四微微摇了摇头,看向了迎面而来的郑澧。
这时候郑澧面露笑意,手中提着一颗血淋淋的头颅。
“杨副将!且看!这是一鞑子八旗参领头颅!据说叫素尔哈,是伪清辅政大臣索尔图的子侄!被一土司小兵毒箭给射死了!”
“哦……是吗?”杨四一听这话,不由反复看了看那头颅。
不过他却也看不出什么来,只是同样笑着说道:“不过就一参领而已,要是能杀了那鳌拜,那才可喜可贺!”
此话一出,郑澧不禁白了杨四一眼:“杨副将,你还真敢想!”
“这又怎么不敢想的,鳌拜不过就是一巴图鲁而已,一人杀不了,那就十人,百人,本将就不信,这鞑子的巴图鲁就这么厉害!”
“报……启禀两位将军,总兵送来密信!”
就当二人正讨论着鳌拜之时,这时候,一名骑兵飞奔而来,将一封信呈到了二人面前。
杨四接过信拆开一看,发现信中果然是秦明亲笔所写。
片刻后,杨四笑了:“总兵在信中说,被围在越秀山大营的鞑子已然快坚持不住了,目前山下大营已然接收了五千多鞑子逃兵,总兵让吾等二人尽快撤往南雄府府城!”
“南雄府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