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身患隐疾(1 / 2)
几个匠人摆弄了一盏茶工夫,正堂中的炉子终于支好。
薛文誉迫不及待的命人烧起煤来,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铜皮烟管。
几个匠人也是如临大敌,上下查看接口处,生怕露出烟来,让薛文誉不快。
炉中火势渐旺,热气顺着铜皮烟管向外散发。
不大一会儿,众人明显感觉堂中温度上升了不少,和室外的寒冷天气犹如天壤之别。
在堂中坐了半个时辰,薛文誉没有闻到一丝二氧化硫的刺鼻味道,不禁高兴起来。
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要是将铜管换成铁管,那成本就能大幅下降,更容易推广到各地了。
在这个时代,铜是一种贵金属,朝廷常将其用来铸币,和银子并行流通世间。
但民间百姓多有窖藏铜钱,或熔铜制器的习惯。
日积月累,市面上的铜就变得稀缺,经常会引发铜荒。
因此,现在铜价可是非常高的。
想到这里,薛文誉不禁问到:“不知这铜管耗费几何?”
“大约二十两银子。”王铁匠几人算了算,给出了个答案。
薛文誉有些皱眉,这几根铜管的造价竟比炉子还多几倍。
“这铁管你们有没有把握做出来?”
王铁匠摇了摇头,显然是没什么信心。
不过他很快又道:“公子,虽然铜管造价很高,但可以先用竹筒代替,这样,普通百姓家里也能用得起。”
薛文誉好奇的道:“竹筒也能做烟管,不会烧裂吗?”
“会裂,但一根竹筒能用月余,裂了再换就是了,反正这毛竹又不值钱,小人家里的炉子就用的是竹筒。”王铁匠忙答道。
薛文誉站起身来,脸上逐渐露出了笑容。
虽然竹筒不耐用,导热性能也不佳,但胜在便宜,这样的话,无论是穷人富人,都能用得起煤炉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