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知李世民(1 / 2)
薛安风尘仆仆地赶了五天路,等他回到长安,人已经黑了一圈。
刚回薛国公府,薛轨和杨金翠就迎了上来。
薛轨看到薛安,忍不住放声大笑:“哈哈,好儿啊,这晒黑之后,还真像是个男人了。”
杨金翠没好气道:“原来白白嫩嫩不好吗?”
“我们是从军世家,白白嫩嫩跟个小娘们一样,有什么好的?现在长安街头上,涂胭脂水粉的男人越来越多,真是叫人扫兴!”
大唐世家势力庞大,有钱人自然过得富足,也因此,催生了一些小白脸的行当。
薛安以为这是武则天时期才出现的,没想到现在就出现端倪了。
不过父母二人,一见面就因为这种事吵起来也是够过分的。
“你们不问问,我事情办得怎样吗?”
“这是天家机密,我问这么多干什么?”薛轨反问道。
薛安无言以对。
“安儿,快去洗澡,娘已经让人熬了鸡汤,让你好好补补!”
薛安点头,转头回了院子。
由于他的下人都在农庄,各司其职,这里空荡荡,薛安只能在井边用冷水随便冲刷了一下。
洗漱一番,喝了口鸡汤,薛安才进宫拜见李世民。
现在不在早朝时间,倒是省了薛安和一群文官撕逼的口水。
甘露殿。
李世民捧着书本看着,薛安一进来,就拿起桌上的糕点咬了口。
“太甜了,陛下,你有高血压,应当以清淡为主!”
薛安在养生书里介绍过高血压大概什么情况,李世民不需要再问一遍。
“你发明了食用油,让朕可以大胆的吃炒菜和油炸,你现在让朕吃清淡点?”
“咳咳……节制。”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说吧,吐谷浑那边,情况办得如何了?”
“吐谷浑百废待兴,世家势力不强,改造得还算轻松,可大唐局面不同,开端不同。我们只能看到改造后的样子,却不能套用吐谷浑的改造经验。”
李世民点点头,让他看到成果就行,大唐的局势复杂,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陛下,吐谷浑的畜牧业和农业,还得过个一年,才能看到成效,还是说说别的。”
李世民微微抬眼。
“煤矿,在伏俟城附近找到不少,铁矿暂时没发现,不过……”薛安拉长音调。
“少卖关子!”
薛安嘿嘿一笑,道:“我察觉吐谷浑有金矿,阴差阳错,找到了没被发现开采的。”
李世民手一顿。
“在哪?黄金多吗?”
“储量极大,可以让大唐开始大量使用黄金,以后,我们可以建立新的货币体系。比如,一贯铜钱,换一两白银,十两白银,换一两黄金。”
李世民倒吸一口冷气。
他知道黄金这种硬通货存在的意义。
如今,一千贯的交易,百万枚铜币,光是运输铜钱,就要耗费大量成本。
可出现金银兑换体系,这种成本节约下来,按照整个大唐的体量计算,每年能省下来的运输费用不计其数。
“消息可有泄露?”李世民放下书册,坐直了身体。
“绝无泄露,吐谷浑就不知道那里有金矿!不过位置也比较麻烦,可能会面临高昌国、西突厥和吐蕃三国围攻。”薛安道。
李世民站起身来,在殿内徘徊,心里计算着得失。
“如果黄金足够多,再派十万大军,也未尝不可!可是……现在大唐很难分出这么多兵力。”
“适当给世家让点利,让他们出点粮食,等今年秋收结束,我们就不用再受他们钳制了。”薛安道。
李世民笑道:“谁给你的信心,认为今年的粮食定有收成?”
“至少今年旱灾,没有去年严重。”
去年的这个时候,旱灾已经初见端倪,可现在他们遇到了好几场雨。
李世民摇了摇头:“等今年过去了再说吧!这十万大军,朕会想办法调过去!”
造船厂的效率还是低了,一个月才造一艘三桅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