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三形态的太空战舰(2 / 2)
指挥台,也就是几个固定座椅的前方,有小型的全息投影、传统平面显示器、键盘和触摸板、鼠标、话筒、动作感应器、摄像机等等各种类型的操作和控制设备。
这个指挥室,是给以同样图纸生产的普通战舰,作为传统模式的指挥中心使用的。
在许星辰的舰体上,它的功能就变成了作战状态展示区,让负责作战参谋的舰娘直观的了解战场情况。
具体的舰体作战操作,那就是许星辰自己完成了。
适应了飞行之后,许星辰本体在指挥中心坐下来,让固定卡扣锁住自己的身体,开始尝试熟悉舰载设备。
球体战舰的外型,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球形,外壳非常的规整,没有任何凸起和凹陷。
所有的武器装备,全部隐藏在球体壳子内部,覆盖有自动化的保护壳。
需要某块武器作战的时候,相应的保护壳会自动打开,发射器暴露出来。
许星辰把自己两千毫米的大炮伸出来,摆弄了几下之后又收了回去,最终也是没敢开炮。
太空和地面完全不同,这里没有空气阻力们,物体不会自动归于静止。
任何物体只要还在飞行,在没有受到足够的阻力之前,就是不会自己停下来的。
换言之,炮弹扔出去,没有打到目标的话,那它就会以出膛的最高速度,一直持续飞下去……
所以所有的太空弹药,都必须设置自毁装置,超出预计射程之外没有命中,就得自己爆炸。
否则飞出了战场,结果落到砸到自己家殖民地和太空基地上,那就麻烦大了……
同时,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动态的,准确点说是所有物体,都天然拥有很多个不同的参考系。
不再像地面那样,绝大部分物体的参考系,都是相对于星球表面的,运动规律相对简单。
而太空战舰的状态,只要稍微换个参考系,就会发生让人感觉到颠覆感的变化。
例如,太空战舰相对于自己出发的太空基地,其实可以算作是一枚火箭。
太空战舰的如果是航母,这个航母放飞的飞机,那就是二级火箭。
飞机投放的导弹,那就是三级火箭。
这导弹要是能头体分离,那末端就是三级火箭。
所以最终的末端战斗部的速度,飞船速度加上飞机速度再加上火箭速度。
如果换个角度,那围绕行星运转的太空基地,也可以算是一级火箭,速度也可以叠加上去。
如果战斗的范围很大,是在整个星系内交战,那么在星系中运行的行星的速度也要考虑,它相比基地也会变成一级火箭。
行星的轨道速度,也会变成战舰和武器的初速度,方向也就是战舰和武器的初始发射方向。
如果行星自西向东转,战舰离开行星之后也保持相同方向,同样自西向东飞,那最终武器总速度就要叠加。
如果战舰离开行星之后,以相反的方向自东向西飞,那相对整个星系就是在减速,但是相对行星确仍然是加速。
如果飞船速度低于行星轨道速度,即便是相反方向起飞,实际相对星系的运行方向,仍然是与行星相同的,只是速度慢了。
把参考系换成另外的行星,那各种数据又要再次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太空环境下,炮舰、导弹舰、航母的差异会大幅度缩小。
在无工质引擎出现之前,大家全部都是不同级别堆砌的火箭,无外乎航母多了一级可回收火箭,炮舰少了两级火箭而已……
许星辰现在的脑子,实际是与展开的舰体同步的,舰体的计算能力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是自己完全没有经验,或者说绝大部分舰娘和人类,都没有太空作战的经验。
稍微算了下炮弹和导弹轨迹,许星辰就感觉稍微有点乱。
在没有完全掰扯清楚各种关系之前,还是不敢乱放炮……
犹豫了一会儿之后,就先把舰炮和导弹收起来,打开球体中间的长门,尝试放飞舰载机了。
纯太空作战用的舰载机,完全没有任何气动设计,都是一个个的方块,这是为了迁就储存空间,单舰的话就是球形了。
只有要登陆星球的空天战机,才有类似传统飞机的形态……
许星辰测试各种武器装备,在太空中环绕母星飞了好几圈。
再次回到升空点附近的时候,发现几架空天运输机,从大气层内飞了出来。
许星辰知道是舰娘们追上来了,就马上给她们发消息,招呼她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