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集:得修妙法(1 / 1)
这时候韦提希夫人不由得惊喜地举身立马给释迦牟尼佛跪拜下去,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有名的净土三经一论的观经,由韦提希夫人祈问而说出来,流传到现在度脱了无量无边的众生。
当时夫人见到佛陀,就问:“以何原因,您老人家能和提婆达多作为眷属,我以何原因能和阿阇世作为眷属遭受这样的苦痛呢?希望佛为我说明。
我现在已经彻底看透这个世界,地狱、畜生、饿鬼、五浊充满其中,多不善聚充满了这些苦恶,就算是我身为王妃,也照样有这些苦,更何况其它的人呢。
这个世间充满了这么多的浊恶,我希望佛陀给我介绍一个永远清净的快乐的地方,我希望生到那个地方的,不闻恶声,不见恶人,能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的地方,请你老人家给我开示,我要往生这样的清净世界”。
佛陀非常的慈祥,微笑地看着韦提希夫人,身放金光照耀着频婆娑罗王。
告诉韦提希夫人说道:“我知道你最后的愿望,我很欢喜来告诉你们的得救之方法,同时也告诉一切的众生,一个最后安乐的清净的归宿之处,就是在此娑婆世界过十万亿佛土,有一世界名曰极乐,彼土有佛,号阿弥陀,现在正在说法。
在阿弥陀佛的国土无有诸苦,但受诸乐,这个地方孔雀鸳鸯共命之鸟,一切美好殊胜,庄严美好,无比殊胜,只要有人发心念彼佛名号,求生其土,就必定得生生到那里,就会无比的快乐,直至成佛,永远再不会堕落。
你要想生到此处,先告诉你,当修学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身心清净,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有众生能修此三福,一心称念彼佛名号,必定往生彼佛国土。现在请你们按照我这三个条件去做,在这个世间呢,只要能够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行不杀不偷不盗不淫等十条善戒善法,那么就可以往生。
当然你现在你也无法再去行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之行,也无法再去修十善业道,只是在此告诉后来的人可以去做,将来听闻到这个法的人可以这样来孝敬父母,来遵从师长之命,来不杀不盗不淫等等。
也可以受持三皈,受了三皈戒来进一步具足出家的二百五十条戒律,比丘尼的三百八十多条戒律,乃至于在家的这些三皈五戒,和菩萨的十重四十八轻戒,尽量保持自己的威仪,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来处处做到与人为善,使自己的身心达到清净。
同样的在一切事情当中,真正的不为一切事情所动摇,不为一切境界改变自己的心,这就叫身心清净。
进一步能够发菩提心,就是发下觉悟成佛的心,以这颗心来处处引导自己,来深信自己修善必定得善果,作恶必定得恶果,尤其相信自己只要认真努力地修行,放下贪嗔痴慢的欲求,必定能够走向光明大道,必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自己只要相信只要对极乐世界充满希望,那么就必定能够往生。
同样的你要对于佛陀的教诫,经典,教说,都要来经常地记挂在心,这就是读诵大乘。
自己能够做到,也不断地去劝化别人,让别人能够放下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放下这一切世间的名闻利养,能够一心一意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符合于修净业三福的条件。
以这个条件能够念佛求生,必定往生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尤其对于往生极乐世界要具足信愿行的条件,你必须相信,愿意去极乐世界,来念诵彼佛名号,这就是叫具足信愿行,你必定会往生。
往生到那里,具足无比幸福快乐,所以那个地方叫极乐世界,是一切乐的大成者,没有比那个地方再快乐的了。
你要严谨记住我说的话,要相信我说的话,愿意真正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想在这个世界呆了,只想去极乐世界,你这样的念念不忘,念彼佛的名字,彼佛就会来接引你,来牵着你的手,把你牵到莲花飞船上中,就把你接到极乐世界了,这就是信愿行,你相信我说的话吗?愿意去极乐世界吗?那么你就念佛吧”。
韦提希夫人听了释迦牟尼佛介绍极乐世界的美好,同样释迦摩尼佛运用神通让韦提希和五百宫女都看到了极乐世界的状况,大家见了之后呢,当然欣喜若狂,非常的非常的向往,对于释迦所说的话是完全的相信,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看到这样美好的地方,比这个地方五浊恶世五毒充满,当然是非常非常的愿意去了,当时就马上要去,不想在这个世间多呆一分一秒了。
这五百宫女和韦提希夫人马上大声地喊:“阿弥陀佛呀,您来接我吧,我不想在这个地方呆了”。
只见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就飘落在自己的面前,把一朵朵的莲花送在了韦提希和五百宫女的面前,那么韦提希和五百宫女就不知不觉坐上了金光闪闪的莲花,随着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那么频婆娑罗王呢,被释迦牟尼佛金光照耀,也立马证得三果阿罗汉的果道,不久也就欢欢喜喜地涅槃而去。
频婆娑罗王的涅槃以及韦提希和五百宫女的往生极乐世界,阿阇世没有向外面公布,只说自己的父王突然间病逝,自己就公然地坐上了国王的位置。
阿阇世做了国王之后,提婆达多就被阿阇世拥护起来,他的弟子就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就投靠了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就想要怎样把佛这个位置夺过来。这一天呢,佛陀坐在法王座上,提婆达多为了要把佛陀推下佛陀的宝座,自己好做佛陀,带着很多的人很多的弟子满怀希望地来到佛陀的面前。当时分成两派,一面是佛陀和他的弟子,一面是提婆达多和他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