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讲武德的“真野”将军(1 / 2)
不论惜卿愿意不愿意,她最终还是在这皇宫里呆了下来,而且这一呆就是六七年。
如果非要她评价一下自己这些年怎么样,那她大概也觉得,其实自己过的还算不错了,这宫里的主人们都是宽厚之人,所以随意处死人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但是这些人之所以宽厚善良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不听话的人基本上都被杀了。
说起惜卿所在的这个朝代,国号为胤,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百年前高祖南下迁都洛阳并进行各种改革,完成了大胤由原始部落向封建王朝的转变。
惜卿最初听程霁泽述说这段历史的时候,只觉得跟历史课本上五胡乱华和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实在是过于相似,为此她还特意去程霁泽的书房翻阅了各代史书,结果发现从夏商周到东汉与三国割据时期的历史,都与她之前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分毫不差。
可就是到了五胡乱华这里开始出现偏差,本来课本上对这段历史就是寥寥一笔带过,所以惜卿也从来都没有关注过这段历史的细节,再加上她现在能查阅到的最近一个王朝都不见隋唐的踪影,她便更加确定自己所处的时期是应该是三国之后、隋唐之前的五胡乱华的平行时空。
然后说回现在朝中各股势力,非常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廖镇裕廖大司马碾压其它所有势力。
廖氏一族世居营州,时人称辽东廖氏,区别于其它中原汉人士族,营州地处辽东边塞之地,气候严寒,时不时的还要遭受来自北方燕国的侵扰。
所以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廖氏儿郎,自然浸染了不少边塞燕人的习性,比起汉化改革后朝中的王公贵族,他们倒更像是马背上打下大胤江山的太祖皇帝的后裔。
说起来,廖氏一族的显赫追溯起来其实并不算多远,不过也就几十年的光景。
先帝幼年登基,由太后临朝称制,然而这位太后的执政水平却并不怎么样,像大多数昏庸无能的统治者一样,她似乎把所有的技能都点到了培植党羽、消除异己上,在她摄政的十几年里,朝中官员排挤清流、横征暴敛、贪赃枉法的现象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营州北部的燕国勾结柔然,趁机大肆侵犯边境地区。太后便象征性的安排了几位将领平定战乱。其中就有廖镇裕的堂兄廖镇野。
廖镇野人如其名,是真的很野,短短几年间数十次主动迎击敌寇,均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他本人也从一开始的杂号将军一跃封为卫将军。
廖氏一族由此水涨船高,但因长期在边塞领兵作战,并没有直接影响到远在洛阳的太后一党的利益。所以直到先帝十八岁召廖镇野进京,欲借他手中的营州铁骑除掉太后及其党羽,以达到自己亲政的目的之前,廖氏在洛阳其实并没有什么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