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三个人的故事(1 / 2)
人群里又走出来一个人,白发苍苍,一脸倦容。
“我是白居易,我来讲讲我的故事。”
白居易,唐代诗人,被称为“诗魔”、“诗王”,这也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了。“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白居易的诗句通俗易懂,多写现实,他还提出新乐府诗应该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白居易的诗歌现存有3000多首,这个数量在唐代诗人中属于佼佼者了。我很喜欢他的一些算是叙事诗吧,不仅仅是有画面感,而是故事感极强,很有深度,篇幅不长,却能让我回味无穷。这也是我一直喜欢的风格,最少的字句却能写出无限的意境。
我也很期待他的诉说。
“我一直不赞成诗歌单纯的舞弄风月,咏怀花草。诗歌的动机或者说基础就是感情,因为动了情所以才会有诗歌流露出来。
可是情也分大小,也有深浅,或大气磅礴或小家碧玉,或广到天际或脚下一草,都有情感在里面沸腾。单纯的伤春悲月落叶残花又有什么意思呢?小孩子也能写出四季的变化,岁月的变迁。若仅仅是写这些,也无需耗费那么多笔墨。
最重要的是深度,人文关怀,现实主义,诗歌能对社会现象加以深挖,能对民生民计加以概括浓缩,能引起当局者的重视与深思,能对贫穷人民的水深火热有帮助。
否则诗歌就流于形式,就成为了附庸风雅,就成为了达官贵人的游戏。那样的话读书人就成为了一种虚名,读书也成为了一种手段。
读书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服务人民大众,文章和诗歌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大众发声,难道飘飘落叶真的比人民的疾苦还要重要吗?难道江边明月真的比人民的幸福还要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