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拥抱(1 / 2)
回到院子里眯了一会儿,众人都起来了,简单地收拾了一番就出了院子。....
阿紫看了一眼隔壁院子,低声与我说道:“那白公子倒像个大家闺秀,深入简出的,到现在我还只知道有这么个人,却没见到人呢。”
阿翠笑道:“听许公子说白公子感了风寒才好,还病弱呢,也不敢多吹了风,路上风大,你没见到也正常。”
我问道:“许公子是白公子的什么人。”
“说是同窗。”
阿紫伸手拧了拧她的腮轻声笑道:“你呀,打听人家年轻公子的事情倒是清楚。”
阿翠知道她只是玩笑,并不着恼,也笑道:“你倒是不打听,还惦记着没见到人呢。”
阿紫啐她一声,扭头走了。
我笑看着她们悄声嬉笑,心里却有一丝疑惑,刚在溪边见了白公子,虽然有些清瘦,脸色微白,可并没有多少病弱的模样……
才说着,隔壁院子走出几个人来,却正是许、白公子一行。
迎头撞见我们,许公子行为举止大方有礼,白公子嘴角带着一丝羞涩礼貌的笑容,眼神羞涩躲闪,微低了头,举手行礼,动作客气而拘谨,虽相貌俊朗,却与一个而入世不深的普通书生无异。
我怔了怔,微微皱起了眉。
白公子还是那个白公子,可又与我在溪边见到的那个白公子气质很是不同,也分不清,在溪边所见是不是被白公子俊美容貌惊艳的幻觉。
阿翠悄悄向阿紫笑道:“长得俊吧?……”
云溪悄声斥道:“也尊重些,议论人家年轻公子的相貌,什么意思。”
阿翠忙掩了口,眯着眼睛笑了笑。
我道:“白公子,听闻你感了风寒,可大好了?我们备了些药丸,对风寒有效。”
白公子微微一顿,转身向我行了一礼,低着头回答:“多谢姑娘垂问,已经大好了,只是才好,还有些虚弱罢了,这两日也好了许多。”
我点了点头,转身上了马车。
行了两个时辰左右,天将黑时,抵达了一个村镇,镇上张灯结彩,一条小河穿镇而过,岸边的柳树上挂着许多的花灯和布花。
我们惊异地探头张望,遣了婆子去打探消息。
钱婆子回来禀道:“这是若水镇,今天是这里的送花神节。....”
“送花神节?”
“是,是这个镇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春末夏初时,恭送各路花神。”
我们让钱婆子退下。各地都有些不同于别处的节日,看来这送花神节就是这若水村的一个特色节了。其实其他地方也有这节,只是大多不如这里隆重罢了。
古管事上前,笑眯眯地道:“客栈已经定好了,就在前边,小姐们先到客栈歇息一会,用过晚膳,若有兴致,晚上带了仆人陪同,也可以逛逛这若水镇。送花神节里,到处都是花灯,有些人还会在河里放许愿河灯,倒是热闹好玩。”
一听可以出去玩,几个丫鬟都兴奋起来。
我笑道:“古管事对这若水镇的习俗倒是清楚。”
古管事只是笑,赵婆子笑看了他一眼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古管事的闺女可是嫁到了这若水镇?”
古管事笑着点头,云溪一笑道:“原来是这原因,罢了,我们这里有大娘们打点就是了,你且去看望看望你的乖女儿和女婿罢。”
古管事忙道了谢,到底是一直忙碌打点着等我们吃过了晚饭,又反复叮咛着几个下人好好陪着我们,才不太放心地离开客栈,去他女儿家了。
许公子等一行也住在客栈里,古管事实践了他的许诺,给他们叫上了很丰富的一桌酒菜致谢。
云溪倒还罢了,我看着客栈窗下热热闹闹来来往往的人群和河道两岸点点的花灯,比白天还热闹些,便让赵婆子带了两个男仆在客栈照看着东西,拉着云溪带着几个丫鬟出去看看。
一行人沿着河岸慢慢走着,天还未全黑,两岸的花灯已经点了起来,映着碧绿的树叶、红粉的绢花,倒映在荡漾的河水中,煞是好看。
树下摆了不少摊子,有卖小吃的,有卖头花、胭脂的,琳琳种种,都在卖力地招揽客人,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散发着各种吃食的香味和经过的姑娘妇人身上的脂粉香味。
我兴奋地边走边指点,买了不少小吃拿在手里,与阿紫、茹虹等几个小丫头分享说笑着。
只是……身后跟着的钱婆子鼓噪的劝戒声传来,嘴里唠叨着小姐别去人多的地方、这地方的东西不干净小心吃坏了肚子……又骂茹虹只顾着贪吃不伺候小姐啦……
我看着她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心下明了,刚才我们出门时给了留在客栈的三个下人一把钱,让他们打点酒并些小食,她定是不愤她要跟出来当差,而另几个下人却在客栈里吃酒。
我挥了挥手:“好啦,你若是累了就回去罢。”看了看身后跟着的两个男仆,道:“还有他们,也一起回去罢,待会我们去买些女儿家的东西也方便。”
钱婆子脸上喜色一闪而过,却迟疑起来:“只姑娘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