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4(1 / 2)
4
机场那边的业务在施工过程中出了问题。
所谓施工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装配好的控制柜运到现场,安装到指定的位置。接线通电后试运行,三十天的试运行期间不能有任何的故障,才算是合格。运保部在验收合格单上签字,报到财务部门按合同比例付款。
按说只试运行三十天,已经算是很宽松的了。台远的产品即使再差,坚持三十天也没任何问题。但事情却是出在现场调试的技术员身上。
孔庆永在现场总负责,他手底下四五个技术员忙着布线,调试,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其中一个叫陈学武的技术员负责的空调主机控制柜在上电调试时忽然打火,发出啪啪的响声,接着巨响一声一团火光闪过,整个控制车间的电源断掉了。
幸亏柜子前面没有人,不然恐怕就会被烧伤。事后检查,发现是陈学武在接线时接电话,导致三相电源的两根电缆虚接,并没有压紧。通电后打火产生电火花,击穿机器里的电容,导致电容爆炸。
损失不算大,但影响太恶劣了。运保部和技术中心的人都到了现场。于主任黑着脸大声的训斥现场的工人。这些工人都是附近村民子弟,耕地被占后被招工到机场做一些基础的工作,平时工作清闲收入不低,在村里人前人后的很有面子。他们哪受得了于主任的脸色?于主任又不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所以几个人立刻反唇相讥,把责任完全推到陈学武的身上。
责任也的确是陈学武的,赖是赖不掉的。孔庆永第一时间就安排陈学武先回公司,让公司司机马上送一台备用的机器过来。拆掉损坏的换上新的。然后仔细查看柜子里的各种元器件,只要被熏黑的全部更换,于主任才闭了嘴黑着脸走了。
事情很快被反应到了分管副总那里,好在分管副总只是问了一句解决了没有?当听到已经现场解决了,就没了下文。
这个事对业务的后续有什么影响,张海强目前不清楚。他能做的就是去严部长办公室,跟严部长道了好长时间的歉,又跑到林丽的办公室,拜托她帮忙留意一下上面部门的反应。
上次许诺林丽业务结束后请她吃饭,合同签了之后张海强请过她,但林丽在电话里拒绝了,说自己只是看张海强顺眼,乐意帮他一次,根本不在乎吃不吃饭。张海强曾经顺道过来给她送了一套化妆品,是自己花钱买的。林丽笑呵呵的收了。
这次林丽听他一说,就笑着说:“这算什么,又不是多大的事,看你吓的,至于吗?比这严重的事多了。”她欲言又止,只是让张海强安心回去就行。
跟林丽接触这么久,林丽给张海强的感觉好像在机场这边很有根基,很多人和事都不放在她眼里。但若说真有什么根基,怎么会在运保部的办公室当个小职员呢?张海强实在没办法搞明白。
罗亚平对这个事故很是上火。机器损失一台不过万把块钱,但造成的影响却是让人觉得金石公司的实力不够,做事不稳妥。机场这边刚打开的好局面可能毁于一旦。怎么处理陈学武他还没想好,但他先严令孔庆永,现场每道环节,都要增加一道检查环节,上电前所有的接线,插头都要有专人再检查一遍,确保不能再出任何问题。
孔庆永又领着现场的几个技术员,请运保车间里的所有工人都喝了一顿酒。第二天再见面,彼此都跟多年的好友一样亲切,才算是慢慢的把事情平息了下来。
这个插曲对张海强影响不大。他也没关注几天,现在他根本没时间过多的关注机场那边了。
因为张海强在凤凰棉机那里,碰到了做业务以来最大的钉子。
罗亚平把凤凰棉机交给他的时候,张海强是充满自信的。在他看来,自己经过半年的磨练,业务层面已经非常的熟练,不管什么样的客户,只要按照自己的套路,经过几次拜访,总是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信息,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标。但在凤凰棉机,所有的招数都是无效的。
他首先按照自己惯有的思路,先去拜访凤凰棉机的技术部。但在门卫那里,就吃了闭门羹。虽然张海强礼貌又客气,连递了几根烟,但门卫室的几个人根本不为所动。一句话,说不出找谁,就是不让进。
张海强只能拿出赵琳给他的名单,找到技术部刘部长的电话打了过去,他只是含糊的说自己是台远公司的人,来了解一下产品的使用情况。刘部长接这个电话的语气就透着不耐烦,说了一句用着挺好,就连声说要开会,挂了电话。
又打了供应部汤部长的电话,汤部长倒是挺客气,不过说自己在外面,不在厂里,请他改天再来。
改天?张海强郁闷了。凤凰棉机的位置非常偏,自己倒了两趟公交车,步行了大概二十分钟才到了门口,连门都没进就回去?就算别人不说,自己都觉得丢人。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赵琳给的名单里还有一个总工办公室的电话,张海强开始根本没想着打这个电话。总工是企业里的高层了,自己一个小业务员第一次就去拜访,底气有点不足。他原是想拜访完技术科和供应科之后,再去总工办公室去看看,能找到人就进去聊聊,没人就算了。毕竟第一次,见不见总工都无所谓。
现在只能再试试这个电话了。电话响了半天没人接,过会再打,有人气喘吁吁的接了。听了张海强的介绍,里面的人倒是没拒绝,让他把电话给门卫,门卫一脸不耐烦的接了过去,嗯了几声,不客气的丢过一个登记本,让张海强按要求每项都填了,才让他进去。
电话是让门卫直接给挂了的,张海强还没问清总工办公室在哪里呢。进了门,他四处望了望。厂区很有年代感,迎着大门就是一栋四层高的办公楼,办公楼的南边是几排红砖红瓦的厂房,一看就是几十年前的建筑。办公楼的北面,有一栋三层的新楼,白色的墙面在阳光下格外的刺眼,楼顶上“研发中心”四个红色的大字倒是非常醒目。在办公楼前面的空地上,堆满了用塑料布包裹起来的设备,粗老笨拙各式各样,看来是等着货车进厂运走。
厂子虽然感觉破败,但绿化的非常好。粗大的法桐把几条主干道都遮挡的严严实实,走在路上张海强感到一丝的凉意。
他先去了办公楼,既然是总工让自己来的,先去别的地方就是对人家的不尊重了。一进办公楼,内部的结构也给人以沧桑感。虽然后期肯定经过装修,但时代的气息依然保留了大半。所有的窗户都是老式的木质结构,刷着草绿色的油漆。每个房间的门也都是木质的,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色却是暗红的。正对着大门就是通往二楼的楼梯,扶手也是木质的。水泥的地面都被磨得乌黑发亮,门口的墙壁上还有一个硕大的五角星,不过被涂料抹成了白色。
张海强在一楼挨个房间看了看,每个房间都挂着牌子,没有总工办公室,不过供应部倒是在。其他都是后勤和售后之类的。他又去了二楼,看了几个门牌,就看到总工办的字样。门是虚掩的,从门缝里似乎能看到里面有人。
张海强敲了敲们,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喊着请进,他才推门走入。
办公室面积不大,不到二十平方。室内的陈设倒也不算陈旧,年代感没有外面看起来那么强。但办公桌后面坐的人,却是年纪明显不小了。稀疏的头发掩盖不住锃亮的头皮,白净的国字脸上颇有笑意,眼袋虽大但双眼却是转的飞快,滴溜溜的将刚进门的张海强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
张海强赶紧自我介绍,这几句话他说了无数遍,就算是脑子想着别的事,也能靠着嘴巴的惯性一字不差的复述下来。
老人收起办公桌上摊着的报纸,热情的请张海强坐到他办公桌前的椅子上。
“你们的牌子我听说过,台远是吧?”老人往前倾了倾身子,脸上绽放着笑容,眼光热切:“我们厂好像就用着吧?”
张海强递上名片,嘴里答道:“是啊,是啊,现在用的就是我们的品牌。所以我才来看看用的怎么样。”
老人收了他的名片,弯腰在旁边的抽屉里翻了几下,拿出一盒名片,抽了一张递给他。张海强连忙站起来,双手接了。低头扫了一眼,名字是李宝明。
李宝明依然笑嘻嘻的,问:“你们厂是日本的吗?”
张海强一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这句话是啥意思。看他一脸的茫然,李宝明又问:“你不是台远的吗?台远是日本的牌子吗?”
原来他连名片都没看。张海强有点哭笑不得,连忙解释:“台远是台湾的品牌,在大陆生产销售,我是台远在洛东的代理商。”
“啊,这样。”李宝明低头看了看名片,抬头又问:“那我们厂用的都是从你们公司进的?”
张海强暗自皱了眉,凤凰厂采购的关键设备,他一个总工连供应商的名字都记不住,有点说不过去吧?他只能又解释道:“不是哦,是另外一个公司供的,他们是从我们公司采购了,再供给咱们厂的。”
李宝明脸上的笑容慢慢散去,看着张海强不再说话。
张海强索性把话挑明了:“公司今天让我来,就是看看能不能由我们公司直接跟咱们厂合作,减少一个中间环节,对于咱们厂的成本是很有好处的。”
道理即使不说谁也都知道,减少一个环节,就是少让人赚一次钱,何况天成公司的利润是非常高的,凤凰厂这边能够节省的采购成本绝不是一个小数。
李宝明冲口而出:“这个是尹总负责的。”说完好像是后悔了似的,忙又说:“我可以考虑一下。”
尹总应该就是天成公司老板在凤凰棉机这边的那个亲戚了。看来李宝明这个总工的权利没有尹总大,这本该是他说了算的事。
李宝明的脸上又堆满了笑,起身要给张海强倒水。张海强连忙表示自己来,走到饮水机旁,拿纸杯接了一杯水,放到办公桌角上,又拿起桌上李宝明的杯子,给杯子的茶冲上热水。
李宝明笑嘻嘻的看着张海强做这些,等他忙完了说:“我们厂最近在开发新产品,压包机你知道吗?这个产品要是开发成功了,肯定能用很多你们的机器,我到时跟他们说说,应该没问题。”
张海强连忙表示感谢,试探着问:“现在能不能介绍我认识一些技术上的负责人。”
李宝明面有难色,沉吟半响,说:“技术部负责的出差了,要不我叫个技术过来你俩谈谈。”说完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打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