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诗圣杜甫(2 / 2)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抵达家门,满天是峥嵘起伏重叠万状的赤云。迎接归客的喧闹的鸟雀。爱妻和孩子们第一眼看到我时都愣了,他们压根没想到,在这人命危浅的年月,亲人还能活着回来。远远旁观的邻居们,看着这一幕历经生死的意外重逢,也不禁心酸而泣下。夜深人静了,可是一家人还沉浸在重聚的喜悦之中,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这一切难道是在梦中吗?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之处,就在于它洗净铅华,于自然平淡之中见出款款深情。“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与人物的心理活动,故能感人至深。
这一时期,个人的遭遇也就是整个社会的苦难。杜甫在飘零的旅途上,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别”、《春望》、《月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每一篇都是那个时代的忠实的记录。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杜甫实在找不到养家糊口的活路了,他想到了此时正在蜀中做官的朋友高适。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到了cd第二年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下,他在cd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草堂。这下总算有一个安定的家,虽然简陋,但环境清幽: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心》)
家安下了,自然会有客人来,这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诗中不仅具体地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意料地突出了邀请邻人助兴的细节,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谊。但是这种宁静美妙的日子只有两三年的时间,由于他所倚重的朋友几度离开cd他的生活时时发生危机。草堂经常被大雨淋得屋漏床湿,家里也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杜甫表现出了圣人的淑世情怀。他并不单单地为自己的一己之困而烦心,而是想到了普天之下和自己一样身在困境的人们,祈愿他们能够过得比自己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而,就是这样的生活也难以为继。杜甫不得不带着家人告别草堂,告别cd他经过将近一年的漂泊,到达了奉节白帝城。依靠地方长官的照顾,他在这里住了下来。又是一段安定的生活,杜甫得以大力写诗。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杜甫写了430多首诗,诗歌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尤其是他的律诗创作,登上了一个前人没有达到的、后人也无法企及的艺术高峰。后人把他的律诗专称为“杜律”,成为写作律诗的最高准则。《咏怀古迹》5首、《秋兴》8首,以律诗写组诗,是他的律诗里登峰造极的代表之作。其他如《登高》、《登楼》、《春夜喜雨》、《蜀相》、《野老》、《白帝城最高楼》、《旅夜书怀》等,莫不是传颂千古、堪为典则的名篇。仅以《登高》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在声律上极其精密。八句都是工整的对仗句,而全诗这种严谨的对仗被形像的自然流动掩盖起来,紧密得不着痕迹。句中平仄协调,轻重疾徐,变化有致。
三峡的楼台淹留日月,但是诗人开始想念家乡了。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携家人乘舟东出三峡,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漂泊。江陵、公安、岳阳、衡阳……但就是回不了他魂牵梦萦的河南巩县。两年时间,江流上的一叶孤舟就是他的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冬天,经受一生流离之苦的诗圣,终于停下了浪迹天涯的脚步,静静与天地造化相融为一。“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杜甫写给李白的句子,正好也应在了他自己的身上。他把自己的苦难,化作了彪炳千秋的壮美诗篇,铸成了一部沾溉后世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