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谢灵运和鲍昭/祖冲之创新历(1 / 2)
谢灵运和鲍昭:
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他袭封祖上的康乐公爵位,世称谢康乐。谢氏家族为东晋功臣,改朝换代之后,受到刘宋王朝的压制。谢灵运本来是一位热心功名的人,但由于他所代表的王、谢家族与当时的统治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因而一直得不到重用。他心怀忧愤,无处发泄,便把精神寄托在山水之间。
或许谢灵运是中国几千年来最富有的诗人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并不影响他的高贵门第。他在一个叫做始宁的地方建有一座很大的庄园,园中修筑江曲桐亭楼、山中精舍和石门别墅,栽种桃梅百里。这里背山临水,茂林修竹,景致幽雅,如同仙境一般。他就在这里流连山水,同时创作山水诗。这些诗作传到京城里,文士雅客们争相传颂,称赞他才华盖世。他却说:“天下才为一石,子建(曹植)独得八斗。剩下两斗呢,天下人共有一斗,另外一斗则非我谢灵运莫属。”话说到这份上,让人都不知道说他是谦虚还是骄傲。
但是他的确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创作山水诗的人。他的创作,扩大了诗歌题材的领域,丰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或沿溪缓行,或登临栈道,或仰观飞泉,或攀摘卷叶,耳目所及,皆以入诗,便成一幅美丽图画。他描写山水景物,主要依据游览时的亲眼所见,运用在当时算是清新自然的语言加以精细描绘。在他笔下,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物就是物,读者感受到的只是自然山水的光彩、动静、声响。
他的创作高潮期是担任永嘉太守以后。离开京城这年夏天,他沿富春江溯流而上,经桐庐转婺江而到金华,然后改由陆路到青田,再顺流而下,直抵永嘉。这一路上景色秀丽,风光明媚,谢灵运诗兴大发,写下《七里漱》、《初往新安桐庐口》、《夜发石关亭》等著名诗篇。到永嘉后他不问政事,纵情游玩,踏遍这里的山山水水,写下了诸如《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这样出色的作品。
要完整地读一遍谢灵运的诗并不容易。他就像是一位火候未青的雕刻者,在诗里处处留下斧痕,不过他的佳句实在不少: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云日相晕映,空水共澄鲜。(《等江中孤屿》)
这些名句语言工整精炼,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美丽的大自然,给人以清新开朗的美感。尤其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由于元好问的极力推崇,更是为人所熟知。
鲍照出身寒微,与谢灵运几乎是两个对立的阶层。他少有才名,曾经担任过秣陵令、中书舍人等官职,后来又担任临海王前军参军,在一次战争中为乱军所杀。鲍照曾经自叹“孤门贱生”,不受人重视,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都有名作,而最能体现其特色的,当数七言乐府诗,尤以《拟行路难》18首为人称道。鲍照片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则纯用比兴,大抵以抒写悲愤为主。比如第四首: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踟蹰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