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我本山中客(1 / 2)
李平平在山中的这段时间,和无尘建立了亲如姐弟的感情,才有了想帮他走出山沟重回校园的想法。
她回临杭时托她老爸找了一位钱江中医药大学当教授的朋友,打听是否有让无尘将来到里面上学的可能。教授听完情况,沉吟着说,按照无尘自身条件,一时恐怕是上不了大学,不过他可以帮忙安排旁听,但要先把文化课补上,然后在合适的时候他可以安排无尘到学校来听课。至于能不能被正式录用,还得看学校是否考虑给无尘机会,作为有特殊才能的特招生招过来。
李平平老爸将情况转述给她,她觉得还有希望。既然有机会,哪怕只有一分希望,也要做十分努力,她决定亲自给无尘补习文化课。便在临杭规模最大、品类最齐的博库书城给无尘买了许多初高中的基础教材,汉语言文学、哲学、中医药类书籍,带回陕地山中。
李平平在家时已将自己慈善项目的计划向父母作了交流,他们也乐见女儿做点事情,项目所需资金,家里完全能够承担。她爸妈只有她一个女儿,见她从外面回家精神恢复得不错,而且体质似乎也有所改善,便依了女儿仍然回山中去。至于女儿的终身大事,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俩口也不去逼她,只要女儿平安快乐就行。
有了家里的支持,李平平便一步步开始她的计划,后来也因此结缘,重返红尘享受现世安稳,也是应了因果福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有道理。
李平平计划的第一步,便是每天督促无尘读文学和药学,用哲学思想启发引导他,开拓他的眼界和辩证思维。好在无尘在山中,元成道长平时也教他识字写字,并非文盲,又颇懂药理,理科她教不了太多,教些文科类的,还是可以。
无尘本是年少聪慧,天性好奇,一直向往山外的世界,如今有神仙姐姐这样帮他,他自然开心不已,每天刻苦,除采药、修练外,其他时间都用来了学习知识,把以往的少年顽皮全都改了过来。又有现成的中草药做标本,加上李平平在边上指导,触类旁通,进步实在可喜。
李平平见无尘孺子可教,自然开心,觉得自己的计划已经找到了成功的样板,可以实施第二步来推广了。既然元成道长和自己都有把无尘送进学校的愿望,便找道长商量,干脆由她出资,把山脚断头公路铺设到村里,打通最后一公里,顺便拉一条网线进山,由她到村里义务代课,帮村里学校配些电脑和器材,开展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接受更多的现代知识和信息。
道长自然没有二话,带着她找到村长向他说明。
这山里因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教育局派来的几任老师都想办法调走了,后面再也没有老师愿意过来,村里的孩子只好每天走几十里的路到山外的镇上上学。
村民们并不富裕,日子一久,年岁大点的孩子就让父母用各种方法“赶”到厂里或工地挣钱,小点的也是苦不堪言,年年有赖在家里不肯上学的。
现在平姑娘主动要求出钱出力出人帮村里铺路、通网、代课,天上掉下这么大的好事,村长哪有不愿意的道理,当场拍板同意,并安排人先帮平姑娘打扫校舍。
村民们得知平姑娘的善举,很是感激,拿些家里的瓜果蔬菜领着孩子纷纷前来看她这位好心的老师。李平平看着这些手里拎着东西的朴素的山民,很受感动,坚定了把她心中的计划实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