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滥“小提琴”充数(上)(1 / 2)
所谓乐队,指的当然是器乐演奏者所组成的队伍,古代甚至也包括歌舞表演者。而且他也不像我们想象当中的那样高高在上,或者像thebeatles、beyond一样遥不可及,只能在磁带或者cd上听一听;它的存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的燕乐乐队,汉朝的鼓吹乐队,都是很多人认为应该拿出来纠正一下认知偏狭的重要知识点。这也就意味着,咱们农村婚丧嫁娶时在那里吹吹打打的人群,也属于同一性质的组织。
海宁年幼的时候,就曾经客串过某次邻村举行的葬礼上的唢呐手。不过当时他是不太情愿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当成壮丁抓过去的,因此吹的也不算卖力,因为充当“国民党”这一角色的某位长辈给的糖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他唢呐的手艺倒是没有落下,那算是他在音乐天赋上为数不多的表现,或者说是天赋残留。
当然,这种天赋残留并不一定适合在这个时候展现给欧洲的朋友们。等到大家混熟了之后,再拿出来惊艳这群人也不迟。
所以,他一直在很好的隐藏这一点,彼得等人不但在这所珍藏着各种乐器的房子里找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线索,甚至他们心目当中海宁的形象似乎也更加贴近于欧洲的那些文艺家们。
他们根本看不出一丝一毫东方音乐在海宁身上留下的残影。尤其是海宁在为乐队取了一个让人难忘的名字之后。
“三叉戟!海神波塞冬的武器!”
作为一个正在试图征服海洋的人,波塞冬在欧洲人看来是海宁当前绕不开的人物。他是否会庇佑环球集团接下来的行动,在某些明眼人心中直接关系到世界的格局。
当然彼得和拉祖诺夫斯基都无法从政治敏锐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点。
但他们都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阅读与名字的另外一层意思。
“我们三个人,就是三叉戟吗?”
“很不错的名字。姨妈肯定会喜欢的,因为它能够劈开海洋,让俄国的陆军发挥他们的优势。”
拉祖莫夫斯基和彼得先后评价道。
海宁对他们能够理会自己的意思并不感到任何稀奇,毕竟这个名字这含义实在是太过明显了。只不过,彼得在评价当中提到的陆军,虽然加有俄国这个限定词,但海宁却总是闻到了一股普鲁士的味道。
普鲁士的陆军也很强大,他们的海军也亟待发展。相较于俄国来说,普鲁士唯一的优势就是海港的位置更加方便他们出入大西洋。
不过,俄罗斯的海军在18世纪也会留下光辉的壮举。这是现在还没有人把这一支看上去弱小的力量当回事。
海宁已经在构想在这一领域进行改良,以边将波罗的海的东部海岸变成他进入大西洋的重要根基。
除此之外,彼得的这个笑话显然也让拉祖莫夫斯基印象深刻,他颇是玩味的看了对方一眼,但看在即将与支组成乐队的份上没有多作评论。
说起来彼得在军事上的天赋,如果加以善意诱导的话,那么很容易就可以转化成他在政治上的力量。只是不知道俄国宫廷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者是压根就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趋势。
从后来普鲁士以及德国带给世界格局的改变来说,腓特烈大帝所做的事情,显然有很多都是值得学习的,至少比俄国宫廷所崇尚的那一套要更加具有震撼力。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那次直接交手,最终以红色巨熊的巨大纵深优势而取胜,但当时的德国毕竟是强弩之末,单从双方在共同出兵波兰期间的军事表现来看,德国显然是更加具有优势的那一方。
倘若彼得三世真的能够给俄罗斯这片土地带来德意志一般的钢铁信仰,那么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只会酝酿出一个更加强大的战争机器,届时无论是以哪一个斯基作为后缀名的元首出场,整个世界都将提前颤栗于他的赫赫声威。
当然,在传统的观点看来,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但在穿越者眼里,他们都是有一次重写历史的机会的。
只要他愿意,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在斯拉夫民族的土地上。
但海宁不愿意,因为那就不是他的俄国了。
以他目前的状况来说,彼得这位已经表现出足够亲近的人,其最好的结局是成为他的一名士兵,或者是一名统帅。
而且,比这更安全的选择还有很多,比如说一名简简单单的战略家。
战略家这个词汇似乎很能彰显人类的智慧,以至于后来很多人都忙着在这一领域发掘自己的能力,于是诞生了21世纪的代表性物种之一——键盘侠。
海宁觉得如果给他灌输更加丰富的地缘政治观念,彼得说不定就能够在这方面表现出足够的竞争力来。
当然现在,他还不需要将主要的精力浪费在这方面。
虽然伊丽莎白女沙皇凭借所谓的**远瞩,下定决心与环球集团达成了合作。但俄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毕竟不像印度的莫卧儿帝国那样行将就木。仍然有着基本国力作为保障的他们,肯定存在着不欢迎外部势力的倾向,所以即便合作达成海宁也仍然需要拉拢当地的贵族们。至少也要和他们融为一体。
叶卡捷琳娜提出的商业合作,某种程度上正好符合海宁的意愿利益上的捆绑,是被普遍认为最能够在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但其他领域并非就没有道路可循,音乐这种人类的共同语言就完全可以成为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包括电影和文学,甚至科学在内其他领域也拥有类似的潜力。
所以,三叉戟乐队的成立不过是海宁在这一方向上的第二步骤而已。接下来他还会做出很多重要的部署,这些部署涵盖了电影以外的许多已经考虑到的领域。
彼得和拉祖莫夫斯基,甚至伊丽莎白女皇都没有注意到海宁的这个目的。商业合作本来就是商人的本分,这并没有太多值得怀疑的地方,音乐是所有欧洲贵族当中最为流行的消遣之一,海宁愿意在这方面融入他们,更是一种友善的信号。
带着这份对友善的理解,三叉戟乐队很快决定举办一场露天演奏会。届时,所有圣彼得堡的贵族以及一部分平民都会受到邀请,
海宁还倡议说,演奏会门票的收入应该用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救济贫困人群的慈善事业。
彼得虽然不怎么同意这个观点,但拗于海宁的面子最终还是同意了。而拉祖莫夫斯基则因此而感受到了海宁心中的仁慈,他很愿意捐出自己的部分收入来做这些事情。
商量完成之后,他们三个人便开始分头排练起来。同时他们在临别之际还萌生了组建乐团的想法。这本是海宁之前就提到过的,但最初并没有得到另外两个人的响应,不过考虑到门票和慈善事业的话,一支更加富有规模和感染力的乐团,显然也应该至于考量范围之内。至少对音乐表演非常有经验的拉祖莫夫斯基认为是这样的。
于是在之后的几天里,三个人经常凑在一起进行排练。海宁在小提琴方面的功底是很差劲的,因此他在训练的时候格外用功,好在除了彼得和拉祖莫夫斯基可以对他进行指导以外,他还拥有着机器人这群更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