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枠——百枠一)行礼非礼(1 / 2)
(百枠)
“大师有没有说什么?”我问道。
“主人说,你已长大,这件事你会拿主意,无论如何,道家山门都不会把你拒之门外。”
“我明白了,谢麒叔。”我拱手道。
“公子不送,我走了”。
“麒叔慢走。”
送别麒麟叔,我在想,这四岁之身如何见得了这众人。十六岁和四岁的差别,过于迥异,同行众人接受得了?修仙者打扰俗世之人,是原罪。是要琢磨一个折中的办法。
转眼间,又到了聚会的日子,这是聚会的最后一周,接下来就是等待去往那道家鸿蒙学院。行礼已经收拾好,只待会议结束。
“我的最大感悟是非礼——”八师姐行礼一语出,满堂欢乐,“次非非彼非,并不是侮辱人的意思”,诸人笑容逐渐恢复端庄。
“礼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序良俗,是帝王御民之道,划分了上下关系,划定了阶级,时间长了,整个的阶层固化结果是,众生不平等,福源不一,虽万物皆刍狗,然生而无别,岂有种乎的离经背道就会出现,依我看来,是小礼积多而毁了大礼,是谓非礼。”八师姐说完,拱手退回座位。
“我们研究学问的,要经常接受一些颠覆性的认知或者观点并不容易,历史行进中,年轻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不尽相同,她们的表达方式稀奇古怪,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吧。”二师姐先做了一个铺垫,接着说,“行礼之意,有很多,我只说一个方面,为礼在于行,无论是日常的礼节礼貌,或是逢年过节的走亲访友,再或者棺前追思坟头烧纸,必须付出应有的行动,而不是嘴上说,口惠而实不至,是行不了这礼节的。”
“礼多人不怪,”三师兄说到,“正如审美疲劳一样,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亲情爱情友情不需要持续地维护保养,这也是大部分机制设置的初衷,只有经常维护关系,关系才能保持紧密无间。行礼正如这交流沟通,多多益善。”
““正如前面大家所说,我认同。做为虚物礼的言传和实物礼的身授,带给对方的都是愉悦,获得感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一种进步和背肯定。一句话,一个小物件,表达的是你的态度,不必顾虑这种付出是否有针对性——能针对性付出更好,用心付出你的礼节和礼物,对方需要的是一个肯定或者赞赏,不是事情本身。”四师兄拱拱手也退回座位。
“我认为态度很重要,必须虔诚以上,行信仰礼,行祖礼,行师礼,行臣礼;必须谦诚,行同行礼,行同苦礼,行感恩礼,行缘分礼;必须真诚,行教化礼,行五官礼,行衣着礼,行言语礼。有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态度表达,受礼者自会被感染,从接受,进而产生愉悦。这就是礼制想要达到的效果,所以,我认为行礼,态度为大。”五师兄很满意自己的论述,微笑着回到座位。
“礼制建立以来,不断推陈出新,不仅是历史进步,也是统治者的利益调校所致,这是环境的因素,个人认为,环境对于礼制来说,也很重要。一套礼制是否重要且能发挥作用,跟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不能以今论古,这样有失偏颇。环境的塑造,有赖于继承性发展礼制,礼制的修备完善与时俱进,恰恰也是对环境的再塑造。”六师兄说道。
“行礼是谦,也是德,五师兄的态度说和六师兄的环境说,讲的都很好,我赞同。没有谦虚、谦虚、谦逊、谦让、谦和的态度,礼将不礼;为礼更是一种品德,这种品德的底层表象是,小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只能乐天向上行礼祈求风调雨顺,依约交纳各种税赋,使国库充盈;脱离了土地的工商兵吏学,还有沙门,遵章守纪,履行职约,这种社会品德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稳定。我认为基层民众的行礼是更多的是品德表达。”七师姐这是强行嫁接谦让之说,也算是一种观察吧。
“礼遇而有,礼遇而达,礼遇而重。虽有礼多人不怪,但行礼却是可遇不可求,须行可遇之礼;行礼是一条路,礼到了,路也就通了;行礼行到对方心里面,自身在他心里的地位就会显得更加重要。这是我的感悟,谢谢。”我拱手尴尬而退。
(百枠一)
“师弟,下个月的事情现在可以开始准备了,”坐在行礼阁前厅,八师姐行礼对我说,“这一次不能落了我们知天堂的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