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选人(2 / 2)
大松庄园姜松前前后后收拾了近一年,搭了猪舍、鸡舍、移栽了成片的龙眼树、荔枝树、枇杷树、柿子树、橄榄树等果树,除此之外还有一片桑树、一片竹林、以及一片自然生长的树林。
整个大松庄园在村子的南面,几乎占了大半个山头,一年来,除了姜云帮着规划了分区、给果树做了嫁接,还有夏棋带着二队的人时不时来帮忙,其他的活基本都是姜松自己干的,就连刘素也将重心从工坊转到了大松庄园。
随着野猪仔和野鸡的入住,大松庄园也开始步入正轨。
野猪和野鸡的数量都不多,第一年还是以繁殖为主,而移栽的果树也大多不是一年结果的,便是如桃子这种一年可以结果的,第一年能结的果子不仅数量少,口感也也不好。
因此,大松庄园想要走向盈利,还需慢慢等待。
同样需要等待的是——砍花法种植香菇。
按照姜云目前的实验数据来看,有些菇树一年便可出菇,有些则要等两年,这除了和菇树的品种有关,也和砍花的手法、树林的环境、后续的养护有很大的关系。
而从收成上来看,一年出菇的菇树,似乎不如两年出菇的菇树。
所以这一次,姜云便准备按照两年出菇的实验数据来实施。
在周老太牵头和各村谈妥并签订契约之后,将时间定在了农忙结束,而此时姜云的假期已经只剩最后一天,姜云便利用这一天的时间在各村安排过来的代表中选人。
为何要选人呢,自然是因为姜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亲自去教方圆十里的菇农,便只能把该教的教给各村的代表,再由他们领着各村的菇农们进行砍花、养护、采收……
这样做,一开始村长是反对的,因为这相当于把赚钱的本事白白教给了别人。
而只有真正在负责经营工坊和商铺的姜家人才知道,要想从种植香菇走到建工坊、开铺子,需要多大的勇气。
相较之下,有人教、有人收货、有人负责卖货,对于大部分菇农来说才是最现实的。
当然,也难保会有贪心不足的人出现,因此,一开始周老太便和各村签订了契约,学成之后的这一批菇树产出全都必须按照约定好的价格卖给云雾坊。
这里便差不多要三年的时间了。
至于三年之后,姜云自信——到时候她一定会进一步改良砍花法,达到新的产量。
砍花法的正式开始时间大概在十一月左右,之所以提前半年进行,是因为对于从未进行香菇种植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学的还很多。
被选出的代表要在姜云每旬沐休之时来找姜云上课,其余时间大多都要在岭口村的菇树林里跟着有经验的菇农学习。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目前要紧的是——姜云要如何选人、选什么样的人。
为此,姜云私下准备了很久,但是除了姜家人和苏先生,就连岭口村本村的人都对姜云的选人标准一无所知。
因此,在正式选人这一天,姜家的种植园外除了各村来参选的人,还有许多本村来瞧热闹的人。
姜云并不介意他们来看,但是太吵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尤其是场中几十个候选人也在叽叽喳喳地说话……
姜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双手背在身后,板着小脸,皱着眉静静地环顾四周。
原本还吵吵闹闹的外围迅速地安静了下来。
安静地太过突然,以致于中间的候选人们都察觉到了不对,看向台上瞧着才十岁的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