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无奈方案(2 / 2)
不过陈所长在这个问题上有点儿固执己见,这是他坚持不多的关键点之一,因为这会儿电视机尺寸也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研究水平的进度。
电视研究所打上去的报告内容得到了上面批复,同意按照他们的设想而不是朱闻天的打算进行转型,于是乎朱闻天在这些问题上也只能选择妥协。
通过这个问题,朱闻天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技术瓶颈的约束,如果自己手中有着相关技术和基础生产能力,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生产了。
然而这种在技术上依托他人的模式恐怕还要持续不短的时间,正如朱闻天给自己规划的人才储备节点是90年代初一样,在那之前恐怕很难在华夏国内有什么技术和人才上的作为。
“陈所长,之前研究所的12英寸生产线还能使用吗?”
“呃...这个...朱先生,这么说吧,我也不怕跟你露底了......”
骑着自行车在几个无线电厂之间穿梭的时候,朱闻天也尝试着问及此前12英寸电视机生产线的事情。
不过得到陈所长的回答却是有些无奈,准确地说那不是12英寸电视机生产线,而是主要配件的一条生产线,很多非关键性部件甚至都是各个机械厂后期加工出来的。
生产线本身也没有在研究所,或者说这条生产线都潜伏在各个无线电厂之中,当初上面以强制任务的形势给他们下达了配件生产任务,有的厂家为此还准备了一些特殊设备,有的干脆就凑合着老设备用了,绞尽脑汁才搞出了一批合格的部件来。
朱闻天没有想到所谓的12英寸电视机生产能力是这种情况,也难怪陈所长之前会跟上面提那种方案了。
这种前提之下,重新生产14英寸电视机设备倒是也不比12英寸设备复杂多少了,基本上都是重起炉灶的操作嘛。
通过这件事情,朱闻天也对陈所长策划的能力认可了不少,如果换作是自己知道那么多内情的情况下,恐怕也会提出类似的方案吧。
“那陈所长,按照你的估计,这边14英寸电视机投产需要多长时间,大规模量化生产又需要多长时间?”
面对有些复杂的摊子,朱闻天只能直接问结果,而尽量不再去问过程。
“嗯,投产的话,尽量在三个月内完成,量产的话,得看第一批产品的质量情况,我估计应该问题不大,大概四个半月到五个月时间吧...其实我也比较着急......”
陈所长回答了一半,见朱闻天的脸色有些怪异,他自己脸上也有点儿挂不住,当初为了尽量争取到朱闻天的投资,他在徐默春面前承诺的时间可跟现在有些不同。
“朱先生,放心吧,就算是接下来你不来,我也一定督促进度,争取把时间再往前提一下。
最近我可是一直在三头跑,每天早晨从工地到无线电厂再到所里,每一个点都在尽量督促着,其中有些环节却是比较耗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