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赤壁之崛起荆南 > 第570章 曹休发威

第570章 曹休发威(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大周九千岁  隐世黑龙  美漫之崛起  超神武道副本  偃者道途  燕北溟戚卿苒  荒野攻略学长手札  一胎两宝:总裁爹地又醋了!  极品医神李石川  跨界永恒 

此时魏延已经走了数日,因携带着粮草辎重,故此只日行三四十里,每日加派斥候探听曹真的踪迹,得知曹真终于已经出发了,当下命马岱、牛金、留赞佯装主力,打着自己的旗号大张旗鼓继续前进,魏延则与霍峻、姜维一起选了一处并不算多么险要,看起来危险程度不大的地方埋伏了起来。

两日之后,魏军到来,陈泰为前锋,领兵二千当先通过,曹真、蒋济率领七千大军为中军,张颌领骑兵三千为后军,大军鱼贯向前。

魏延见状,迟疑了一下,随后下令放过陈泰的前锋,全力进击曹真的中军。

战斗在瞬息之间打响,曹真奋力反击,前军陈泰、后军张颌迅速杀来接应,分别被姜维、霍峻拦住。双方血战半日,终究是曹军被伏击之下失了先手,即便曹真、张颌、陈泰、蒋济奋力指挥大军反扑,却依旧无法击退汉军,最终曹军不可避免地陷入崩溃。曹真、蒋济、张颌、陈泰拼死领兵杀出,弃了所有粮草辎重,亡命朝着西凉奔逃。

魏延挥军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了金城郡与汉阳郡交界处的榆中县城,这才停了下来。

经过清点,此战阵斩魏军一千三百余人,俘获四千余人,其余逃散者也极多,缴获粮草辎重极多。曹真、张颌等人仅只率领着五千人逃到了榆中城。

一众魏将刚刚安排好了防务,就听信使来报,说大将军曹休收到汉军大举进击西凉的消息,已经领着五千兵马到了黄河西岸,不日便能抵达榆中。

西凉与陇右的分界线大致是以黄河和乌鞘岭为界,当然界限并不绝对,凉州的边界往黄河东岸这边扩张了不少距离,金城、武威二郡都与汉阳郡相接,但最主要的道路却是走三郡交界处的勇士县进入金城郡的榆中县,然后向西南折入金城郡,向西北折入武威郡,背靠黄河的榆中是进入西凉的要道。虽非必经之地,却也难以绕开。

魏延领兵至此,当即挥军攻打,守城的曹真、张合也不甘示弱,魏延若是挑战,张合便即出城与战,魏延若是挥军攻城,曹真便全力防守,不给魏延可趁之机。

如此对战了七八日,传闻中不日即能到达的曹休却始终没有到达,就在曹真心下疑惑,魏延也感觉有些不安的时候,一个消息突然传了过来:曹休潜渡黄河,率领三千虎豹骑突袭勇士县城得手,截断了魏延的粮道。

魏延临行之前,军中仅有一月之粮,如今已经过了大半个月,后续粮草需从上邽、冀县等地调派,然而这新的一批粮草刚刚送到勇士县,便被曹休给神兵天降一般地劫夺了去,损失了近万石粮草不说,近千辆大车以及运粮的民夫兵马都被杀散,损失极为惨重,这让魏延大为恼火。

当下魏延亲领五千骑兵杀到勇士城下,大声向曹休挑战。曹休并非怯战之人,但念及自己兵少,倘若出城交战,敌军分兵袭城,到时候必定首尾难顾,因此曹休按捺住了出战的冲动,转而谨守城池。魏延叫骂了一阵,只得收兵。

回到营寨,魏延与霍峻、马岱、牛金、留赞、姜维等人仔细盘点了一下军中的粮草之后,发现仅剩下十三日的军粮了,若是此时再从上邽催讨粮草,应该刚刚能够接济的上,但这要在运粮队在路途之上不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下才行。倘若遭遇大雨抑或是道路被人为破坏,或者干脆遭了敌军袭击,那魏延麾下这二万五千大军便要陷入断粮的危险境地了。

换言之,如今摆在魏延等人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狼狈退兵,容后再战。要么就集中全力,围攻勇士城或是榆中城,只要两座城池随便拿下一座,魏延便能从容等待后方的粮草到来了。

仅只是权衡了片刻,魏延便决定强攻勇士城。

这固然是因为一口气憋在心里,始终咽不下去,也是因为曹休所部都是骑兵,并未携带重型器械,又刚刚拿下勇士城,城防设施并不算严密。而西北地区的城池都不算大,勇士城也仅只是一座小城而已,曹休麾下又仅只三千人,只要全力攻打,十日之内拿下城池并非妄想。

当下魏延命马岱、姜维领兵五千监视榆中的曹真,随后自率其余二万兵马,携带着二十具石炮,三十具大黄弩,一千张蹶张弩,攻城车五辆,云梯数十具,浩浩荡荡往勇士城而来。

当日到达勇士城时天色已晚,魏延当即命令众军扎营,准备休息一夜,明日再行攻城。

当夜魏延为防曹休偷袭,亲自安排了兵马值夜。至三更时分,忽然城中大火漫天,魏延急忙出帐查看,随后疑惑地道:“城中为何如此大火?”

霍峻看了片刻,道:“曹休乃是魏国名将,治军一向严谨,当此战时,应该不至于会失火。这火莫不是他自己放的,意图焚烧城池,然后撤退?”

魏延闻言大惊,当即道:“若是曹休烧粮撤退,不守城池,我到何处去寻他决战?”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杀胡 不认自己国籍的少女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跑到大秦帝国 在下九千岁 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 汉末,没有三国 霸魏 超品驸马爷 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