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第232章 基层也不躺平,邓艾成神之路(下)

第232章 基层也不躺平,邓艾成神之路(下)(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的景区爆火了  年代文团宠只想躺赢  乒坛大魔王  穿越古代养家日常  神医娘亲她又开挂了  三国,开局被曹操偷听心声  太乙  地球签到一百年,举世无敌了  永恒圣王  女尊之凤主天下 

邓艾在自己的上奏之中提出来了具体的实行方案。

他提出来的这两点是有很大的实际支撑的。

首先第一点兴修水利是因为东南大片土地本身就是肥沃,但是很不幸的是那里的水利很差。

所以才导致了东南的农产量一直上不去,俗话说得好嘛,水少产量低。

为此他还直接写下来了一篇《济河论》去支撑他的观点。

然后再第二点上,他直接开始给自家的顶头上司,太尉司马懿算账了。

“太尉啊,咱们往前面捋一捋啊。

从最开始平定黄巾余孽的时候开始算吧,毕竟太早了就闲的我不要脸了。

当年太祖平定黄巾余部征战中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第一次正式屯田了,那个时候是在许昌屯田。

但是现在不同于当年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战略重心是中原。

可是现在我们北方已经大定了,战事集中在淮南和关中雍凉这一带。

其中我们对阵吴国的时候就有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了。

那就是我们要押送粮草去前线,我们只能从许昌送粮草,这里面的距离并不近啊。

单单是运送这点粮草就要占据小半的兵马,劳役是很严重的。

所以我们现在想要改变这个现象就只能换一个屯田之地了。

首先就是将许昌屯田之地变一变,变成陈县和蔡县之间,在这里屯田可以减少很大的麻烦。

而且我们也不需要太过于麻烦改变现在的情况,不需要付出太多。

我们只需要做到几点就可以了。

第一,减少许昌的屯田数量,然后让这些人去东南一线。

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来很多的资源和物资了,包括但不限于屯田兵马,屯田百姓,还有屯田的农具和耕牛了。

第二,引水东下,让黄河之水进入颍水之中。

直接开凿水利,运送和灌溉都非常的方便。

第三,每五里设置一座军屯营,也不需要太多人,六十人足以。

这一段总共也就是四百里,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八十来座答应,不足五千人就可以做到边守护地方边屯田种植。

第四,把淮河还有百尺河都拓宽,这样就可以直接开始漕运了。

第五,把淮河流域再挖三百里的水渠,直接用于灌溉,这样最少可以多出两万顷的良田不说,还可以将淮南淮北连成一片。”

司马懿看到了邓艾的计划之后沉默了许久,恐怕他也再思索一件事情。

这么大的工程,你是怎么舔着脸说闹出来的动静儿不大的?

但是司马懿也是一个治国之人,他并不是靠着熬就能够做到那一步的。

在邓艾的计划之中,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许多事情,比如这么做的成绩会是如何。

按照邓艾的计划,淮北需要两万人,淮南也需要三万人,就算是给他们些许好处,让他们分五批依次轮休,也有差不多四万人每日负责军屯。

这可是练兵种地,且田且守,这不是吹得。

对于东南一线的压力当真是轻松了太多太多。

另外,如果邓艾的这办法当真可行的话,那么这水利可不是虚的。

西面让蜀汉那么折腾尚且还是他们的屯田重地,如果东南水利可以搞定,他们最起码能够比西边多出两三倍的收入。

毕竟西北缺水也不是缺了一天两天了。

这样一算计,虽然耗费的比较大,但是他们的收入也大啊。

一年足以有上百万还不是一百万斛的粮草就可以用作军需。

这样一来,短短六七年吧,他们就可以上千万斛的粮草,到时候他们十万大军吃两三年也是没有问题的。

到时候粮草充足,再去攻打吴国,我耗也能够耗死他。

这个利益绝对能够动人心魄。

但是邓艾要说的可不仅仅是粮草!

谁也没想到邓艾这个家伙仅仅是从依次东南屯田上愣是提出来了自己的战略。

他对司马懿继续说道。

第一,动物劳师动众,西蜀民有菜色(这就是很多人说诸葛亮死去之后,刘禅治国搞不定的一个出处。

刘禅的确是有点差劲儿,但也不至于这么差劲儿,毕竟还有蒋琬他们呢。

这是邓艾骂人用的。)

而几年之后,我们洛阳到寿春便能够处处农田,到处是军营,可谓是阡陌纵横。

在这种营屯相望的情况下,可谓是一片安宁!

这就是修德以怀远的天下大势。

第二,我们少了好几万人去押送粮草,那么后面我们征伐东吴的兵马可就多太多了。

而且这样我们也不用动不动就从西线调兵跑东边了。

说是诸葛亮不在了,但这动不动就调兵,对我们也不好。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那蜀汉和东吴的东西呼应掎角之势就彻底的被破除了。

第三,水利一旦发达之后,我们防御力也会相应提高,一旦出现问题和战争,朝廷大军完全可以顺水而下。

虽然我们水上打不过东吴,但是不代表我们有战船也搞不定运兵啊。

到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从水路直接到达淮河长江流域。

第四,就是消弭东南方向越发严重的水灾。

这就是邓艾真正的目的,用简单的两条建议,直接给司马懿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大门,让司马懿知道自己捡到了一个多大的宝贝。

正史记载,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

食有储,而无水灾,艾所建也!

从这么一件事情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

邓艾只用了一个兴修水利以东南屯田的策略,便达到了诸多目的。

比如粮食,道路,兵力,机动速度,防御,伤害等诸多问题。

而最根源的是他解决了吴蜀两国的掎角之势,这便是彻底的毁掉了那纠缠了数十年都没有人能够破解的三国鼎立状态。

在三国鼎立之后,很多人都想要一统天下。

诸葛亮北伐想要兴复汉室,难不成曹魏他就不想了?

他当然想。

曹丕想,曹叡想,曹真想,曹爽想,司马懿也想。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风蚀黄沙 三国:草原为王,一统九州 拜占庭:从丝路杀出的骑砍佣兵 将神一怒 莽在北宋末年 极品大周昏君 燕云志 且下琼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