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亲卫(1 / 2)
夜幕低垂,残阳如血。
面对汹涌而来的汉军,副幢主韩虎被张骏委任,接管了排兵布阵的工作。因为无论是战场经验还是对军阵的熟悉程度,他都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
“盾!”韩虎大喝一声,前两排的军卒纷纷把弓箭挎在腰间,将提前布置在身前地上的大盾立了起来。
“轰!”仿佛地面拱起了一座土丘一般,整齐的盾墙仅仅靠在一起。
“矛!”韩虎又是一声大喝。
只见无数长矛被从阵后一人接一人的传递上来,然后将矛搭在了大盾的凹槽上,整个军阵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型豪猪。
在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在古代的兵器当中,枪和矛得外表是十分接近的。矛比枪更长,杆部更粗。但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杆的软硬上。矛的杆是硬的,适合大部队冲锋,而枪的杆是可以略微弯曲的,作战更为灵活,古战场上一些著名武将,使用的多半是枪而不是矛。
步卒的长矛之所以叫“长矛”,是因为它真的很长,大概有三丈左右,就是八到九米之间。所以步卒在冲锋时,都是端着八九米长的长矛在跑,不能转弯,也不能倒退,很多人的长矛上都会串三四个敌人后才停下脚步,进而拔刀拼杀。若是遇到战事不利,也只能将长矛丢掉,因为端在手里根本转不了身。
无数惨叫声瞬间响起,碗口粗的矛杆透体而过的感觉,肯定让人生不如死。凉军这边的步兵矛要比匈奴人的骑矟长出一半,所以匈奴人想靠近,就只能忍受兵器短带来的代价。
张骏放眼望去,一片如林的长兵器和铁甲间鲜血迸出四射,虽然双方的人数加一起还不到两千人,但仍然会觉得看不见头尾。
要想活命,就得把敌人杀光,只能你死我活!
一支军队是否精锐,往往不在其能杀伤多少敌人,而在于能否忍受自身的伤亡。在张骏眼中,这一支匈奴人无疑是他从军以来遇到的最精锐的部队。
凉军虽然人少,但占有地利,又逼迫匈奴人下马步战,这就极大地弥补了战斗力和人数上的差距。匈奴人想要冲破凉军的军阵,首先要面对的是密集的树障和从里面刺出来的无数长矛。同时,他们还要注意脚下,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冰洞里,轻则崴脚,重则断腿。
张骏布置下的,是一种简单的立体防御,不入流,却十分有效。
凉军士卒拼命地将长矛不断刺出,匈奴人除了忍受,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们只能将骑盾举在前面,护住要害,然后噼里啪啦地开始伐木。不除去插在冰中的树障,就不能剔除凉军的乌龟壳。
汉军两翼的马队想绕后偷袭,却被灌木丛挡住了通道,再加上匠作队长矛大盾的消极防守,愣是没地方下嘴。
呜咽苍劲的号角声响起,凶狠的匈奴人不退反进,加快了进攻的节奏。在连续不断的劈砍下,树障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去除,过不了多久,凉军就要直面匈奴人的攻击了。
前面的战事大约已经白热化,张骏却仍然纹丝不动的站在军中,战火还远远没有蔓延到他这里。在韩虎的安排下,受伤的弟兄被抬到后面医治,乏力的则被后面的人替换。如此一来,所有人都轮番上阵顶在前面,压力还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冬日的寒风将冰雪刮起,吹打到脸上,却没有人敢因此而多眨一下眼睛。鲜红的血液洒在了河面上,让冰面整整融化了一层,变得十分泥泞,更加难以站立。
“树障支撑不了太久。”韩虎紧张道。
果然,他这边话音刚落,前方军阵正面的树障就已经被匈奴人完全砍倒。当先有几个匈奴士卒嘶吼着要冲进来,便被凉军用长矛刺穿。但很快,就如同堤坝有了一个缺口后,洪水很快就会扩大缺口涌进来,无数匈奴士卒悍不畏死地向前,向前,眼看树障防线就要失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