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赴港收购影视公司(2 / 2)
他这个‘国中之国’的要求其它影视公司很难接受,但程小姐你没这个烦忧,所以,我觉得这个条件你能接受。和其它影视公司比起来,这是你收购鹏宇最大的优势。”
程翘翘沉默片刻说:“既然这样,那陈先生你帮我约一下鹏宇影视的这位潘先生吧。”
次日上午,在鹏宇影视办公楼的会客室,她见到了潘彼得。
看着眼前这个有着一双浓眉,容貌普通的中年人,程翘翘开口丢下一颗炸弹,“我来港城收购影视公司,赚钱并不是最主要目的,甚至有可能都不赚钱,反而亏钱。”
这话引得潘彼得为之侧目。
“不管是欧洲,还是北美,文艺电影都有专门的院线,在港城,电影院也有专门的时间段放映文艺影片,可内地一直没这个土壤。因为文艺片票房难回本,以及电影人在新人时拍电影,很难拉到投资。我想在能力范围内,为电影事业做一点事。
我没能力建一个专门院线,但支持一下文艺电影和新人电影,还是可以的。除此之外,因为某些原因,内地有些电影没能拿到拍摄许可证,有些是因为内容被禁,有些是因为题材不允许拍摄,有些是……这些不能上映的电影,在内地被称之为‘地下电影’。
比如李誉的讲述同—性感情的电影《今年夏天》和李杨的讲述煤矿事故的电影《盲井》,因为题材的原因,不允许被公映,但我们不能否认它们其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是题材比较小众而已……所以,只要题材不是反社会,反国家,我觉得可以拍,只是没必要大肆宣扬罢了。
还有像张导的《活着》这部让葛攸捧回戛纳影帝奖杯的电影,也未能在内地公映,其实也是地下电影。当然,大部分地下电影的导演不像张导那么有名,并且电影或演员也没拿大奖,可能不管台前的演员,还是幕后工作者都没名气,也没有拿奖的可能,并不代表我不支持。”
顿了一下,她又道:“之所以让在港城的影视公司做这些,最主要的是这边的电影市场虽然开始走下坡路,但因为起步早,各方面都比较成熟,要比内地发展得好,而且虽然不想承认,但有的时候,确实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顶着港城的帽子,要比较好做事。”
潘彼得静静的听着,打量着她,试探着问:“像你这种源源不断往外掏钱的行为能持续几年?”这种一直亏的投资,如果身后没有雄厚的家底做支持,根本撑不了多久。
程翘翘知道,别看自己在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杯中狠捞了一笔,身家不菲,但始于地产和新程影视占用了大半,收购了新影视公司的话,做电影的话,如果是中小型的文艺电影还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是规模比较大的电影,其实投资不了多少部。不过有“预知”预知能力的她,不认为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
“应该能持续个几年。是,我是说要支持文艺电影和电影新人,但并不意味着不投资其它电影项目,而且如今回归了,北上内地,和内地加强合作,投资电影,甚至电视剧都可以,等打开了局面,公司最后应该是能赚钱的。”
虽然最开始,程翘翘是做了赔钱的准备,但她没把公司经营项目局限在电影上,市场也没局限在香江。有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和预知能力支持,她真心不觉得公司会一直亏下去。
潘彼得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放下,好整以暇的说:“程小姐的意思我听明白了,我把我的要求说一下。我这里是两个方案,一个是你收购鹏宇之后,如果不派负责人……”
程翘翘打断他:“如果潘先生不嫌弃的话,新影视公司的负责人依然是你,原来的员工也由你来决定是否留任。”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从公司负责人的角度提一下要求:我会专门辟出一个部门,负责你说的投资文艺电影和支持新电影人的业务,除了港城本地电影业务,还会北上,开拓内地市场。
当然,程小姐如果还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和我说,但作为公司负责人,我希望你能给我最大的自由。如果你没有异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往下谈。”
“没问题,除了财务之外,我不会再往公司放人。”程翘翘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
像这种影视公司的价钱在市场上都有大概的固定价格,她给出的条件潘彼得非常满意,深知再换一个人,不可能会这么宽松,所以在收购价钱上,两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价格比她预估的低了不少。
在收购了鹏宇影视之后,为了表明它是新公司,同时,为了不让潘彼得太伤心,程翘翘保留了公司中的那个“鹏”字,将后面的“宇”改成了她名字中的“程”字,鹏宇影视成了鹏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