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六章 副山长的人选(1 / 2)
你们能有这样的想法,不愿在祖宗的功劳册子上吃着老本,朕心甚慰”,朱祁镇对这个结果,是意料之中的满意。
方才话已经挑明了,想来没人会放过这么个好机会。
这个讲武堂,说到底,就是军校。
军校是什么?
顾名思义,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
明朝到最后,为什么文官势大无比,除了体制的因素以外,本应该发挥制约的勋贵们彻底成了朝堂上的摆设。
摆设到了什么地步?
可以从今天这群勋贵子弟身上瞧见一二。
本来是日后将兵之人,现在不说仗会不会打,连马不能骑。
明初的时候,哪怕是个伯爵,那也是战功赫赫,能打胜仗。
到了明代中期的弘治,正德年间,还是能挑出几个有本事的,史书里还能见着某某勋贵为总兵官,挂将军印,用兵平叛。
再到天启,崇祯年间,勋贵们几乎彻底凉凉,能打的武将里面,没一个是勋贵之中的。
即便是有心报国,奈何本事不够啊。
后世将勋贵们的式微多数归结于土木堡之变,勋贵集团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自此人才断层,一蹶不振。
再加上于谦接着京师保卫战之大捷,改革京营,极大的削弱了五军都督府的权力,从此奠定了文强武弱的局面。
本来朱祁镇也是这个观点,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思量,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土木堡之变中,不仅仅是勋贵武将们损失惨重,文官集团虽强于勋贵,但同样也是元气大伤。
六个尚书,同时遇难两个,还是户部,兵部最要命的位置上,这难道不要命?
可与勋贵们一蹶不振不同,文官集团很快就恢复了稳定,将权力重新分类,甚至在不断扩大权力,将兵权收入囊中。
朱祁镇一开始想不明白,可后来慢慢就琢磨出来点门路。
与勋贵们世袭罔替的铁饭碗不同,但凡是能站在奉天殿里的文臣,都符合一个特征:学而优则仕。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哪怕是个不起眼七品官员,要是一查,那都是进士出身,是千军万马考上来的。
这就更别说能高居二品尚书,三品侍郎高位的人精们了。
这也就是说,朝堂上的文官群体,那可都是天下文人最拔尖的一波人,是优中选优挑出来的人才。
人才,学习能力是十分强悍的。
就比如明末的卢象升,孙传庭,陈奇瑜,洪承畴,那可都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打起仗来,一个个都是狠角色啊。
再看看眼前这群憨憨,没自己老子那样的本事,可不就只能靠边站吗?
朱祁镇几乎可以肯定,即便是自己避免的土木堡之战,那也只是减缓勋贵式微的速度而已。
看着眼前这帮人,朱祁镇笃定,这要是不干预,大多数都得废了。
即便是后世之君想借用他们维持朝堂平衡,哪怕是放权给他们,恐怕……事倍功半。
就比如京营,历代大明皇帝都将京营交给了勋贵负责。
结果呢,本来应该威摄天下的京军,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到了崇祯年间,那就彻底的拉胯了。
所以,如何始终发挥勋贵的作用,那就必须使他们保持一个较高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