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江水为竭(一)(2 / 2)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秦鹿来到瞭望进山通道的树屋里等待小客人,可是久等不见人影,于是心想:“自从跟师父在这里练功起,哪里见外人来过呀!?师父离开时拿‘不倒娃’说事,很可能是担心自己挂念她,就以物喻人,让自己开心罢了!”
她想到这些,也就打消了等人的心态,随即躺在树屋里,习惯性地吻一下朱家赠送的那个“不倒娃”,然后拿它消遣起来。
秦鹿在这样无聊玩耍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搂着“不倒娃”睡着了,还做了一个梦。
睡梦中,师父秦麈笑眯眯地对她说道:“朱公子会送你礼物玉山枕,你要有准备啊!”
“我一无所有,准备什么呀!?”秦鹿答道。
“你也可以送他一首诗词啊!”秦麈说道。
言毕,她右手一挥,在秦鹿左侧呈现出一首金光闪闪的《家山好》。
秦鹿侧身细看,刚记住词句后就听身边有人喝彩道:“真好啊!”
她扭身顺声音看去,原来师父在的地方换成了一位酷似“不倒娃”的年轻公子,于是问道:“你是朱公子吧?”
“是啊!”年轻公子答道。
秦鹿在确定朱公子身份后,以为他赞赏《家山好》写的好,随即抬起左手指向《家山好》方向,借花献佛道:“这个礼物送给你,喜欢吗?”
“太好啦!”朱公子答道。
他继秦麈后出现,没看到之前秦麈幻化出而目前秦鹿所指的礼物《家山好》,也就错会了秦鹿的意思而认为她在张开怀抱欢迎,于是把秦鹿当作她说的礼物,奔过来搂住了她。
梦由心生,她平时亲近“不倒娃”结果衍出如今的一场相思梦。
附张仲素《燕子楼诗三首》其一: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再附李白《三五七言》一首: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一番相思梦让她付出了很大的消耗,因为惊醒过来的她呈涣散状、脸颊略红、有气无力的样子,感觉身子懈怠不得劲,意识到身体出了问题。
秦鹿认为这些问题是练功劳累留下的后遗症,急忙走下树屋,来到山谷溪流边,打算沐浴提提精神。
她一边洗漱,一边回忆梦中与朱公子一起欢度的幸福时光,情不自禁地吟唱起诗经小雅中《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孰料想,歌声引来一位不速之客,用孙承宗《二月闻雁三首其一》感叹道:
数声嘹唳渡榆关,尽罢虚弦落照间。
却讶征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
与汗漫在太白山分手后迷路的吕鸿被歌声引来,从岸边草丛上方望过去,见到一个沐浴童子的背影。这个童子长发罩体,但难掩洁白如玉般的后背。吕鸿立刻作揖,言道:“北地吕鸿前来拜见秦麈掌门。”
秦鹿扭头,突然看到酷似“不倒娃”的吕鸿,以为是正在思念的梦中情侣现出了人形,惊呼道:“你是人还是鬼啊!?”
她由于过分吃惊,自然地站起身来,以惊异、困惑、激动、牵挂等多重复杂情感凝视着感觉是“不倒娃”变成的吕鸿。
用于慎行《题忠顺夫人画像四首其三》形容秦鹿景象道:
天山猎罢雪漫漫,绣袜斜偎七宝鞍。
半醉屠苏双颊冷,桃花一片殢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