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赴春约(be(2 / 2)
我闭了闭眸子,艰难地说出那几个字:“不必了。”
“姑娘,你说什么?”
“告诉连季越,我不会嫁给他了。”
“姑娘?”
绿屏无比惊诧地看着我,仿佛在疑惑我为什么这么说。
我张了张嘴,心中有万千语言,可最后却只化作了一句:“去吧。”
那天过后,我偷偷去了趟东宫,太子殿下看到我来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他是位很了不起的储君,未及弱冠便入朝领政,为大夏做了不少的事。这样的人,我心中一直是敬仰的。
可我的阿爹阿兄却因救他而死。
再面对他时,我不敢否认的是,我心中对他的确生了些不满。
我低着头,缓缓说明了来意。
“殿下,臣女莽撞,今日来只是想问问那桩婚约可还算数?”
灯影阑珊,我明显感觉到他的怔愣。时间一点点过去,良久,他从奏折堆里抬眸,烛火摇曳,他的凤眸深邃让人看不透。
“梁卿同孤说过此事,你我的婚约,不做数便是。”
说完,他又低下头,仿佛不曾有我这个人。
明明这是几月前我最期待的事。
可现在,我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十指蜷缩袖笼里,我强忍着泪意,径直跪到东宫冰冷的地面上,嗓子涩涩的,如同被人扼住了咽喉。
“殿下。”
“臣女愿意。”
太子冰冷的眸子打在我身上,似在疑惑,良久,他淡淡的声音自上首传来,“你是梁卿的女儿,无论如何,孤会护着你,你无需如此。”
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可那又怎么够?
我弯身,额头轻触光洁冰冷的地面,语气却更加坚定:“殿下,臣女愿意的,臣女愿意嫁予东宫,保持中馈,打理庶务。”
“只求……只求殿下怜惜。”
有冰凉的液体自我眼中滑落,一同逝去的,还有我的年少的心动。
我回去的第二日,宫中便来了旨意,我成了圣旨钦定的太子妃,于是来往的宾客又多了许多。
她们虚情假意,却又恭敬无比地祝福我。
我却没有一丝快意。
三年,转瞬即逝。
大婚那日,花轿沿着京城的长街走了两个时辰,无数欢声笑语中,那声轻颤着的“阿意”却无比清晰地传入我耳中。
强忍着的泪再止不住,旁人看我这般,只以为是出嫁女儿舍不得家。
无人知晓,我的泪是为那人而流。
后来啊,我成了名满京城的太子妃,这京城市井,我再未听到那人的一丝消息。
或许是走了吧。
我常常这样安慰自己。
午夜梦回,我曾想过许多次那抹红色的身影,可我从未想过,再次见到的,却只有那人冰冷的尸体。
当年的清宴寺早已不在了,庭院衰败的不成样,依稀只能见得这里从前的模样。
还是那棵槐树,我的意中人,就静静地躺在那里。
阿娘逝去后,我再一次体会到了心爱之人离去的滋味。
我在他的手中发现了一枚玉佩,好巧不巧,正好同我在太子书房里看到的那枚是一对。
指甲深深陷入我的掌心,可我却远远不敌我心上的痛。
我将他的骨灰撒于树下,古槐岁月中斑驳了我们的曾经。
那年,我永远失去了他。
那年,太子从宫里带回来一个女人,她叫姜韫。
我一眼就看出了太子待她的不同寻常。那种眼神,我曾在连季越身上看到过。
太子待她越好,我的恨意便深上一分。
太子登基,我却不是皇后,那一刻起我便知晓,皇后那位子,是留给他心爱的人的。
后来啊,我便成了这冷宫中的一员。
火光翻飞中,我隐隐见着一人。
他还是当年的模样,一身红衣,闯进我的生命里,便再也霸道地不肯离去。
火光吞噬着我的衣角,我却半点不觉得痛。
“阿意,我来娶你了……”
红衣少年对着我伸出手,他如飞蛾般壮烈而汹涌地扑向我,至死化灰仍不罢休。
这一生,
我从来不后悔,或许真正的我早已死在了那年暮春,死在了古槐镌刻的年岁里。
少年温柔浅笑,许下来年暮春的约。
我伸出手,眸中的少年自秋日的暖阳中缓缓消散。
我等不到暮春,在这与暮春相似的天色里,我要去找我的少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