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事国事(1 / 2)
厉名池刚刚早朝回来,一进院门管家陈全就赶紧递上了一封信,信封上是他期盼了许久的笔迹。
他走进书房一口气读完了信,随后向门外大声喊道,“陈伯,今晚给我加菜,我要喝一杯!”
这是自打他回临安以来发生过的最好的一件事,确切的说,也是几十年来在他身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是他这几十年一直求之不得的解脱。
他仿佛感觉到一直束缚于他身上的枷锁,终于断成了两截,掉在了地上。他和她的孩子竟然尚在人世,如今已长大成人,还和他同朝为官。
他错过了那么多年,上天垂怜,让他终于可以得见自己的儿子,这是怎样一种幸运!
厉名池提起了笔,将胸中满溢的激动之情都写给了乔玉语,可写到一半,他的心情就从激动转为了心疼和悲伤,这么多年乔玉语受的苦呢?
想来这恐怕是她一心向道,生活清苦所换来的结果吧?
因为她每日在尊神面前跪拜念经,为这个已支离破碎的家积累了福报,才会让他在有生之年还可以重享天伦。
想到这,他将乔玉语寄来的信叠好,然后把写了一半的回信也折了起来,小心翼翼地一并收好。
重又提笔,写了一封中规中矩的信,稍带些思念和感激之情,可语气却不像之前那么强烈。
他知道,以乔玉语的性子,是断不会再回到他身边了,但只要知道她一切安好便于愿足矣。
厉名池喝了点酒,虽然开心,却越喝越清醒。
感慨过了自己的家事后,自然地又想到了今日早朝的事。
他和章亦翀再起争执,这倒不会让他觉得有何不快,反正章亦翀一直这样,可争论的话题确让他颇有些担忧。
抗金问题一直是圣上最不喜欢的话题,无论谁在朝中提起此事,都会遭到圣上打压。
各位大臣心里都清楚,当年圣上是一路逃到临安来的,“靖康之耻”深深地烙在这位圣上的心头。
他一味向金妥协,甚至主动放弃北方,就是为了过几天安生日子。
真的也好,假的也罢,临安至少表面看上去繁华热闹,圣上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可以舒服地享几年清福。
他甚至为了不让人再提起与金国作战一事而限制私兵制度,可朝中偏偏就有些主战的大臣时不时地敲一下边鼓,让圣上甚为不悦。
厉名池自打回到临安之后就跟慕容阳明私底下讨论过,希望能在他站稳脚跟后重将抗金大业列为朝中之重。
今日早朝,大理寺卿范离奏报了一件发生在北方的离奇案件,大家本来一开始是想当个热闹听听,谁想听到半路范离就点出了案件的重点,那就是犯案之人其实是金人。
厉名池听到这里就明白了,范离给大家讲离奇案件只是个幌子罢了。
范离一直力主抗金,怎奈他是大理寺卿,总是横加干涉兵部之事实属越权,因此也只能在有人提及的时候附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