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过寒冷的冬天不容易(2 / 2)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是把比较粗的竹子,打通竹节,然后埋在土墙里面。生火之后发现效果还不错,但是时间长了以后,随着竹子被烧坏变形,很容易就把烟道给堵住了,当然,如果用土系魔法制造的话,就根本用不着竹子,但是一想到我要做两三千个火墙的时候,我决定还是想办法,设计一种制造方便的火墙,我甚至拿出了十个金币悬赏,让那些工匠想办法。后来一名木匠想出了一个方法。夯土墙的时候往土墙里面埋一根比直的木棒,木棒要前后一样粗,而木棒的四周要捆上一圈稻草,而稻草要把它浸湿。当把土墙夯土到一定深度的时候,把木棒抽出来而,木棒周围的那圈稻草,则留在了土墙里面。这样土墙里面就有了一个和木棒粗细一样的烟道了,如果想让烟道在土墙里多绕两圈,那么,在土墙里多埋两根木棒,但是木棒的首尾要连好,通过多次实验之后,发现木棒小于五米长的时候,比较容易的从土墙里面拔出来,于是聪明的工匠们采用,分段制造土墙的方法,让烟道在土墙里面往返了三次,经过实验发现,这样制作的火墙不但不漏烟。而且只要用不多的燃料就可以让整面火墙都热起来。而且火墙热起来之后,能够保持温度很长时间。基本上在睡觉之前把墙烧热,凌晨摸墙的时候还是有温度的,如果半夜派人出去添点火,都不用烧太多,烧上一把木柴就可以了,第二天早上屋子里面都是热乎乎的,这种火墙制造技术过关之后,我就组织少量的人开始建造这种地窝子了,这个坑比较好挖,抓过几个武士级别的俘虏,一天就能挖出二、三十个来,麻烦的是制造火墙,那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所以制造的相对来说比较慢,不过当两边的城墙都已经成型,大量的民工可以从城墙上撤下来了,这些民兵虽然把被我们当成新兵那么训练,但是他们确实是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工匠,所以从十天前我们就开始大面积的制造这种地窝子了。有这些技术工人在地窝子的制造进度就快多了,而且我把最基础的那部分,挖土坑,让那些武士级别的俘虏都干了,后面的要求细致,有技术含量的火墙和封顶,由这些技术工人来,这样工程进度就快多了,他们十多个人一组,一两天就能完成一个能容纳十多个人,二十几个人的地窝子了。应该能在入冬前完成,解决所有人的住宿问题,
我对这位祭司学徒献出这么多的羊很感激,于是就想把这种制造地窝子的方法教给他,让他去他的部落里推广,甚至决定答应他带一些技术工人帮帮忙,当老师。没想到他根本不感兴趣,没说几句,他就告辞回去组织人给我送羊来,甚至还把宰羊剥皮的技术人员都送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