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陈桥兵变的历史真相(1 / 2)
准备工作:一群戏精的表演
公元960年,一场兵变拉开了北宋王朝的序幕…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京城开封正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文武百官也正在为刚继位不久的周恭帝朝贺,然而就在这一天,朝贺还没有结束,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一封战报,打破了安乐祥和的局面,朝廷上下瞬间紧张起来。
那么这场战报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大致内容就是“北汉东下,契丹南下”兵不血刃,改朝换两股兵力,侵犯边关,边关告急!
当时的皇帝周恭帝才8岁,他的母亲符太后也不过20多岁,而且久居深宫,毫无军事头脑和政治经验,被吓得手足无措,立刻召集大臣入宫议政,当时有两个宰相,一个叫范质、一个叫王溥,他们决定派兵北征!找谁呢?禁军统领赵匡胤。
而此时的赵匡胤似乎是拿了剧本一般,在府里排练着北征的流程,心里酝酿着一幕惊心动魄的大戏!
正月初二,赵匡胤派他的副手带一部分兵出征了,而且就在这一天京城中突然出现了一股流言!
“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续资治通鉴长编》)就是说赵匡胤出征的那一天,他就是皇帝了。而且这股流言传的有两个特点
1、京城的百姓官吏全都知道
2、皇宫内院却毫不知情
难道不感到很奇怪吗?
显然,有人在故意制造舆论,目的就是扰乱民心!
而且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员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为什么不立即把这股流言上报给朝廷?原因很简单,他们也入股了,参与了这场大戏!甚至,不排除一种可能,这股流言就是他们负责传播的!
当时,这股流言在京城传播时,百姓人心惶惶,而且都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因为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改朝换代的速度很快,而且每改朝换代一次,百姓面临的就是一场屠杀!
正月初三,赵匡胤领兵出征了,而且纪律严明,没有出现一点骚乱,然而在军中有一位天文知识很好的人叫苗训,他看到了一点东西,而且在军中又传出了一股流言“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宋史·太祖本纪》)就是天上出现了两个太阳,我们都知道“天无二日”
苗训把这个事告诉了赵匡胤的心腹手下楚昭辅。而且这两个人似乎商量好了一样“一不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心”把这个奇怪的现象透露了出去,这股流言迅速在军队中蔓延开来,这股流言传的也有两个特点:
1、军队的人全知道
2、唯独赵匡胤不知道
显然,这又是一个舆论事件!
将领和士兵们正在讨论这股流言。
将领甲说“我们累死累活,为那个8岁的小皇帝守天下,等他长大了,还会记得我们吗?”
士兵乙说“我们不如立个新天子,然后再商议后事”
其余的士兵纷纷赞成!
群众演员的戏份做足了,舆论事件制造的差不多了,那么谁去和男一号说呢?
赵匡胤最得力的谋士赵普和他的弟弟赵光义,对那群将领和士兵采取措施了 说“太尉赤忠,必不汝赦”(《续资治通鉴长编》)大体意思就是说赵匡胤很忠义,而且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一定不会同意你们的!而且如果赵匡胤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不会饶恕你们的!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8个字,吓退了一些胆小的人,还有一群胆大的人说“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我们说的另立天子这句话不能收回”你想想看,另立天子,这是谋逆大罪呀,岂非儿戏?
王立群老师将这次事件概括为“一吓二劝三同意”很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