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2 / 2)
张贵妃笑着点了点头。
“母亲,快告诉我,大哥身上的顽疾该如何治疗?”朱云怡继续问张贵妃。
张贵妃并不答话,而是反问朱云怡:“母亲且考考你,对于胸痹该采取何种疗法?”
“首先自然该辨证施治,看病因是劳倦内伤、寒邪入侵,还是情志失节、饮食失调、年迈体虚。母亲说大哥的胸痹由痰浊闭阻引起,治则需要通阳泄浊,豁痰宣痹,可用《金匮要略》里所载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加以治疗,同时清淡饮食、少盐少油、加强运动、控制身形、调节心情。”朱云怡答道。
“不错!”张贵妃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朱云怡:“那么痛风又该如何治疗?”
“痛风严格来说并不能被算作是多大地疾病,然而其宛如幽灵,总是阴魂不散,最是让人厌烦。”朱云怡答道:“关于大哥的病情,可内服桂枝芍药知母汤,然后用药包外敷,以达消肿止痛、清热除湿之效,同时辅之以针刺放血、按摩、拔罐、针灸、药浴、穴位贴敷等疗法。”
张贵妃又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基本功很扎实!我再问你,鼾症又该如何治疗?”
“鼾症倒算不上什么大病,只需服用白术茯苓散或补中益气汤,同时辅之以推拿、针灸等方式治疗即可。只是大哥打鼾的主因当是身形肥胖和过度劳累之故,因此当务之急还是需要控制身形和劳逸结合。”朱云怡答道。
听了朱云怡的话后,张贵妃答道:“正是!”
不等张贵妃询问消渴症的治疗方法,朱云怡便接着说道:“任何病症均需辨证治疗,关于这消渴症中的‘上渴’之症,治疗时当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故而对于大哥的病情,最重要的还是得归结于四个字:控制体重。”
见朱云怡回答得面面俱到,张贵妃便笑着说道:“瞧,连你一个年纪轻轻、于杏林之道一知半解的小妮子都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之法如数家珍,更别说母妃和太医院的众多杏林高手了。”
朱云怡仿佛抓住了一根更大的救命稻草,于是她立马问道:“母妃是说您和太医院的太医们能医好大哥身上的顽疾?”语气里满是喜悦和期待。
“首先,适才母妃已经说了,不能保证百分百让太子殿下痊愈,但也能恢复个十之八九。”张贵妃笑着答道:“其次,医家治病和行军打仗一样,讲究谋定而后动。后动者,即治疗之法也,谋定便是确定病症和病因。唯有先确定病症和病因,方能进一步辨证施治。而确定病症并非易事,同时人的身体状况复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杂多变,因此医者第一次得出的病症也未必正确,最好进行复诊。适才咱们做的不过是最简单的望闻问切而已,岂能就此草率地得出太子殿下身患重疾的结论?再者即便太子殿下真的患有这些疾病,但我大明富甲天下,杏林高手数不胜数,难道还治不好这小小的疾病?”
朱云怡点了点头,觉得张贵妃之言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又觉得并非完全正确。至于哪里不正确,她一时半会儿却想不起来。
见朱云怡脸有惑色,张贵妃又继续说道:“等几日我会让太子殿下来永宁宫给他复诊,同时也会安排太医院的杏林高手给天子殿下诊治。”说着她开始双手合十,然后虔诚地祈祷道:“佛云善有善报,但愿一切只是虚惊一场,太子殿下能够平安无事。”祈祷完后,她又接着说道:“但即便太子殿下真的被诊出患有这些疾病,母妃和太医院的太医们自会竭尽生平所学为太子殿下医治,定能让太子殿下福寿康宁。”
说这些话的时候,张贵妃的语气显得十分自信。
见张贵妃如此自信,朱云怡便放心了不少。
随后张贵妃便与朱云怡约法三章:第一,不将太子疑似患有这些疾病的消息告诉东宫诸人,尤其是太子、太子妃和皇太孙。毕竟汉王还在一旁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一旦其得知太子的身体每况愈下,定会搅得朝廷鸡犬不宁。而东宫诸人关心太子,亦不适合告诉他们实情,对于太子本人更是如此。其次,即便复诊的结果是太子真的患有这些疾病,但也不对外公布真相,对东宫、汉王府、赵王府、皇帝、后宫和前朝都要保密。保密的同时会积极给太子治疗,但只告诉他这些治疗之法的功效都是控制身形和体重,不让太子有额外的心理压力。最后,因为太子和太子妃都是格外细心警觉之人,因此给太子治病时一定不能表现出愁眉不展的样子,以免引起他们的警觉。至于太医院的太医们则由张贵妃负责做工作,好在张贵妃与众太医甚是熟悉,因此想让他们帮其圆谎并非难事。
虽然还不能确认太子是否真的患了这些顽疾,但从适才的诊断中,朱云怡可以确认太子的身体状况确实不是很好。想到这些,她的内心深处突然升起一阵时不我待的感慨,于是她缓缓说道:“大哥的身体不好,汉王却愈加咄咄逼人。时不我待,看来我得更加抓紧时间前往昆明樱花巷寻找《洪武政略》的秘密了。虽说在梅花屿一无所获,木樨坞和芙蓉浦的收获亦不知所云。但诗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许找到了樱花巷的秘密后,一切便忽然豁然开朗了。毕竟行百里者半九十,已经快到最后一步了,我可不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说这些话的同时,朱云怡恨不得立马就前往那个传闻中的彩云南现之地寻找关于《洪武政略》的秘密。
张贵妃一直在一旁静静地听朱云怡说话,其间一直皱紧了眉头,她有很多话想和朱云怡说,但知道朱云怡不会听自己的,故而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两人均没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张贵妃才对朱云怡说道:“云怡,此刻父皇应该无事。父皇难得有空,快抓紧时间去乾清宫给他送橘酿葛根粉吧。”
朱云怡点了点头,准备带着那罐橘酿葛根粉前往乾清宫。
就在这时,张贵妃又提醒道:“你父皇近日总是失眠多梦,你去送橘酿葛根粉的时候记得带上药箱,好好给父皇诊治诊治。”
朱云怡点了点头,返回自己房间取了药箱。
临出发前,张贵妃还不忘提醒朱云怡:“一定要耐心细致地给父皇诊治,多讨父皇开心,记住了没?”
“记住了!”朱云怡故作无奈地答道,之后便挎着药箱、抱着瓷罐前往乾清宫了。
张贵妃在门口呆呆地看着朱云怡离去的背影,眼泪突然便掉了下来,然后自言自语道:“傻孩子,胸痹、痛风、鼾症、消渴症算得了什么,真正可怕的是中风和喘症。你囿于经验和所学没能诊断出来,可母妃却都诊断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