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小说 > 扶风豪士歌 > 虔诚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虔诚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逆天魔魂  剑中影之十大剑客  大宁第一衙内  暴君的鲛人崽崽三岁啦  大夏扎纸匠  春秋煮酒  人道剑仙  余烬重燃  无上正道  以气至上 

因为东宫和朝中事忙,故而吃完午饭后,太子便先离开了。

朱瞻基和太子妃放心不下太子,便也跟着离开了。

朱云怡明白眼下年关将至,朝中事务繁杂,太子作为储君,即便身体不适,面对这些杂事儿也责无旁贷。于是她只得叹了口气,然后叮嘱太子一定要按时服药,还说过几日自己会去东宫给他复诊。

太子微微一笑,调侃着说有张贵妃和朱云怡给自己调理身体,他定然可以长命百岁。

说完太子便准备离开了。

就在这时,朱云怡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于是她让太子父子三人先别走,并说有样东西要给太子。

“云怡的东西自然不会差,看来我今日是沾了这病的光了。”太子笑呵呵地说道。

朱云怡莞尔一笑,吩咐一旁的朱砂去取一些她珍藏的橘酿葛根粉来。

听到“橘酿葛根粉”几个字时,朱瞻基突然双眸一亮,然后笑着问朱云怡:“橘酿葛根粉?可是高氏南葛庐流传百年的美食?”

朱云怡笑着点了点头,答道:“怪不得父皇常夸瞻基博学多识,看来果然是伯乐识得千里马。这橘酿葛根粉既是美食,同时亦有药效,可药食两用。”

朱瞻基也笑了笑,然后调侃道:“可惜皇爷爷每次夸我博学多识的时候总是还会加上一句话——”说着朱瞻基假装捋了捋胡须,然后学着皇帝的语气说道:“可和你云怡姑姑相比还是大有不及,孙儿还得再接再厉。”

朱瞻基年纪尚轻,还没有胡子,他捋胡须的样子自然是模仿皇帝。虽然他的神态和语气都很像皇帝,然而毕竟没长胡子,故而凌空须的模样倒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朱云怡也忍不住笑了笑,然而只有张贵妃注意到她在忍俊不禁之余却皱了皱眉。

不一会儿,朱砂便捧着一个越窑秘色瓷盖罐来了。

朱云怡让朱砂把瓷罐递给太子,然后对太子和太子妃说道:“大哥大嫂,这里面放的是一些橘酿葛根粉。去年年底我和御膳房的一位嬷嬷谈论美食,曾听那嬷嬷说起宫外南葛庐的橘酿葛根粉乃是一绝。于是我便遍翻书籍,又广泛请教有识之士,最终才学会了做这‘橘酿葛根粉’。这橘酿葛根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最适合父皇这样日理万机的人食用。加之父皇又喜好甜食,故而我便给他老人家做了一些。葛根性凉,味甘、辛,有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效,医家有时也将之作护肝之用。大哥和父皇一样宵衣旰食,而熬夜又最伤肝,故而劳累之余不凡吃上一碗用滚水冲泡而成的橘酿葛根粉,一来可作果腹之用,而来也可护肝养颜、清热去燥。”

橘酿葛根粉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源于北宋时期,现今为南葛庐所制最为正宗。南葛庐源于北宋,由高氏族人所创,至今已逾百年。据高氏谱记载,北宋初年,南葛庐先祖为逃避战乱而从关中迁到大洪山一带。彼时大洪山地区山多地少,种植的庄稼还经常被野兽等糟蹋,所产粮食难以养活高氏一族。虽然大洪山产粮不多,但山中的野葛却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得非常茂盛,当地山民经常把葛根打成粉,作为充饥之用。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大洪山生活久了,高家祖先便也学会了原始的葛根粉制作技术。高家在关中长安原本以经营药铺为生,对药材的加工可谓得心应手,于是逐渐改良了葛根粉的制作技术,慢慢地其制作的葛根粉在当地也开始小有名气。

然而同时高氏祖先也注意到葛根粉容易变黄(用当今化学知识解释即氧化反应),变黄后其效便大不如前,于是高氏先祖便想到了一个保存葛根粉的好法子:将葛根粉填入大洪山野生青橘的橘皮内,然后将之放到阳光下,借助阳光将青其晒干。由于有橘壳保护,里面的葛根粉便不会变黄,而且可长期存放。同时因为沾染了橘皮的清香,故而这样的葛根粉冲泡出来后于葛根的清香中夹杂着淡淡的橘香,吃味道也新鲜可口,、宛如初做,于是橘酿葛根粉正式面世。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半截入土:娶妻双修曹贼系统就让 我有一座洞天福地 石台之上 开局一本西游记 开局无奈选择最强一境肉身 御兽最优解:全靠这篇神鉴 多子多福,异种族兽娘收集 阴阳仙尊 吃软饭三百年后被赶下山 挂机托管百万年,我是人族圣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