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1 / 2)
周泽参加完品牌活动,回到后台,还有十多家媒体等着他的专访。
真是头大,他环顾四周,压低了嗓音轻声问陆斌:“这几家都得采完吗?不能再少几家?”
“不能,就这几家都已经是精挑细选过的了”,陆斌拍了拍周泽的肩膀,斩钉截铁:“我也很想下班。”
这年头,媒体只需要在杂志或者新闻标题上,打上“周泽”两字,就能自动吸引来关注度。
一直到采访进行到末尾了,周泽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重新拾起笑来迎接最后一家。
陆斌告诉他,“这是家成立不久的小媒体公司,应该能很快结束。”
能看出来,这家的记者在采访前做了很多功课,起码是认真了解过周泽之后才来的,因此问的问题相较于其他千篇一律的提问,更有深度和内涵,不由让周泽高看几分。
记者翻到采访稿的最后一面,只剩下一行字,上面写着“若条件允许,问一下近期周泽的绯闻”,旁边还大大的带了个星号。
这是个附加问题,放在最后,问还是不问,全凭记者基于本场采访氛围做的即时判断。
不问,采访任务也能完成;但是问了,他不一定会回答,反而对他们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得不偿失;要是一旦能得到答案,无疑不是锦上添花。
放在平时记者大概直接合上了采访稿,采访就愉快的在这里结束,但今天不一样,周泽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轻松迷惑到了记者。
记者在心底给自己喊了声“加油”,随后大胆发问:“这一年我们都知道周老师你接连拍了不少作品,也在陆陆续续的跟大家见面,下一年有什么打算呢?”
老生常谈的话,但为了让采访更有内容,周泽尽量回答的诚恳:“过完年有一个纪录片的要拍摄,也在接洽一些还不错的剧本,新的一年还是希望能带给大家更多好的作品吧。”
“明年也算是步入30岁了,会不会在人生这个重要的阶段做一些特别的事情?”
采访进行到最后环节,前一个问题是在总结前一年,那就一个问题就是展望一下未来一年。
但这个记者的话术,让人一听就知道她是另有所图,碍于不敢直接发问,转而采取这种迂回战术来试探一番。
周泽却假装听不出她话里暗藏的的其他意思:“30岁的确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是我不认为它是一个非要约束我们必须怎么样的年龄节点,我们想做的事情,也不应该被年龄限制,所以30岁对我来说,除了过生日的时候蜡烛上的数字会变,其他的,跟29岁时应该没什么不一样。”
周泽见招拆招,始终偏离记者真正问的问题,见采访时间所剩无几,记者开始着急了,便脱口而出:“最近的新闻出来,很多粉丝都在关心,新的一年会不会考虑一些个人问题呢?”
陆斌一直在后面听着,做好了随时打断采访的准备,“这位记者朋友,私人问题我们不做回应。”
“没事”,周泽伸手拦了下陆斌,低头思考片刻,再抬起头来,面带微笑的看着镜头,“这个跟年龄无关,它更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你也会有所期待吗?”
“当然,我也和大家一样,期待所有美好的事情。”
“好的,谢谢周老师,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记者松了口气,她胆子大了大,还好不是一无所获。
周泽起身示意:“谢谢大家,今天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