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学(2 / 2)
轻揽到了学堂,倒很是宽敞,居然是第一个。看着总共十排座椅,每排三张座椅。轻揽想了想,便捡了第五排左边的书案坐了。书案很宽敞,笔墨纸砚都有,轻揽想了想,便没有把自己的拿出来。
只拿出些自己的旧书来读,轻揽知道太学院不教这些,能到太学院的,这些都是底蕴。太学院的课堂大概多是时政商贾朝堂大贤之论的课,或许还有六艺。
不一会,入学者都渐渐地到了,轻揽便放下了书,稍稍看了一下,女学生有八人,男学生有二十人。前面第一排的两个位置依旧空着。在放榜处问轻揽话的少年来得不早不晚,一进来,打量了一下,大概看到了轻揽,便坐在了她后边。
“你叫什么名字?”那少年问得小心翼翼。
“轻揽。”轻揽答道。
“哪个轻哪个揽?”少年继续问道。
“轻重的轻,揽月的揽。”轻揽依旧未回头。
“昨天三甲里的轻揽?”那少年压低声音问道,不知为何,他本是生性开朗之人,但是隐隐约约觉得若是自己大喊大叫,轻揽必定不喜欢。所以刻意压低了声音。
轻揽只是点了点头。
隔了半晌,那少年的语气有些颓,“轻揽不问问我叫什么吗?”
轻揽这才回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见她回头真问,又懵了片刻,然后回道:“我叫李景,南曳李家。”
轻揽点了点头,便回头等先生上课,不过若有所思,李景,第二名那个李景?
不过一会,夫子就到了,是一位沉稳豁达、眉目慈祥的银发老头,进来的时候步履轻盈,应该是一位很高的修行者。让轻揽想到了自己的爷爷。
此人并不是太师陆文渊,而是他的弟子乐翁,乐翁满脸笑意地道:“恭贺诸位学子在选试中名列前茅,得入太学院。此次入学者,三十人。有两人已直接入学,所以本次入太学者实为二十八人。已入学者为榜首凌君,第五名韩文守。”
“西支国学院院君之子凌君,已师从太学院医学馆院师刑霖。东临韩文守,因文笔通达,武学高深,已经特批修武科了。”
乐翁说完,众学子只有羡慕的份,天啦,这都什么大才之人,西支国学院院君之子,学医还是榜首,学武还是第五,怎么感觉我们这群人就是陪着玩的,那能定天下之人,或许就是那凌君吧。
“今日并不是太师不来,而是各位学子也知道,在座的二十八位学子还得经过三月的选拔,三月过后,会有一次最终考试,再根据大家这三月的表现,选出最终的入学者,再根据各自才能,分选各院,若此期间,行为不端、与人不和、德行有亏者,将被除名。”
乐翁说完,很满意地看到学生们的反应,然后说道:“太师已经出了本日的论题,答完即可下学,前二十名答完者可以由师兄师姐领着熟悉熟悉太学院的各处。”
轻揽嘴角有些笑意,也就是说未答完者连逛太学院的资格都没有是吗?
这下马威。
“题曰:何以为学?”乐翁说完,便坐下了。
轻揽听完题,看了会窗外,院外已有不少师兄师姐们眼瞅着这边看热闹,轻揽收回视线,磨墨,展卷,提笔,落笔,写了起来。
写完放笔,看了片刻,见墨迹干了,便起立示意乐翁,自己已作答完毕。
“嗯,还算快的,呈上来。”乐翁语气里有赞赏,但是未达眼底,大概还是要看文笔才思的。
轻揽离座呈了上去,那乐翁看了,抬眼好好打量了轻揽一番,“嗯,你就是轻揽?”
“是。”轻揽神色无波澜,淡然答道。
“去吧,让耿乐师兄带你看看咱们太学院。”乐翁赞赏道。
“谢夫子!”轻揽福了福身,便回身收了自己的书匣,走了出去,不过片刻,那李景也跟了出来,非得跟在轻揽的后面。
“轻揽,我们一起吧!耿乐是我表哥!我也对太学院很熟,我们带你去逛!”
轻揽那天好好地把太学院逛了逛,太学院不愧为太学府,光是占地大概都是一个镇那么大。有文学馆、医学馆、武学馆,其中文学馆又分三院,医学馆分两院,武学馆分两院,每院都有院师,院师下面各带有八位夫子。而先生,是寻常人家称呼的。
轻揽她们因为刚入学,所以尚未分院,三月过后才分,暂时在乐翁夫子院。
轻揽本来是听耿乐师兄的介绍,耿乐是南曳人,是李景的表哥,是一位面善又随和的人,身量高挑,说话也好听,但是后来受不了一旁一直重复他话的李景,便退了一步,和本该带着李景的师姐孙乐乐一起走了,孙乐乐是西支国大郡主,才学容貌都是上品。二人一走,便留下李景自己带着轻揽转了大半天的太学院。
轻揽一开始也觉得他聒噪,后来见他确实了解太学院,又难得满脸笑意一点也没厌烦的样子,所以便接受了。李景见她转到藏书阁的时候,格外地开心,便陪她待了很长的时间,又办了借书的凭证,出门时,轻揽便抱了不少的书。
李景看着,抢过去抱了。
这边乐翁已经都收齐了,拿着答卷看了看,便走到太学院最高的宗学阁去找太师,挑了其中几卷出来。
陆文渊和乐翁丝毫不一样,是一位精明干练的老者,眼犀利如鹰,做事更是果断,丝毫不拖泥带水,完全看不出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
陆文渊看了看几张答卷,然后目光落在了一张卷子上,上面几个秀丽、随性而又力透纸背的字令人格外耳目一新:
至此,至远,至微,至广。
“是北荒那位叫轻揽的吧?”陆文渊问道,语气里有喜色。
“是的,师父。”乐翁答道:“要打听清楚她的底细吗?”
“再看看吧,”陆文渊笑了笑,“一个无国无界的北荒,也能出了个像样的人才?”
“她在上次答卷上的话,惹师父生气了吧?”乐翁点道。
陆文渊眼睛一眯,有些危险气息,“为师其实也想听听她的解释,可是现在她连解释的资格还没有。”
乐翁想了想,辩道:“师父,得东临君上欣赏,入学太学院,是不是其实已经有资格了。”
陆文渊倒也没生气,想了片刻,自嘲地笑了笑:“可不是,东临那小子钦允的。”
其实殿试的辩题是:卦。
凌君答了洋洋洒洒一篇,脉络清晰、以理服人、论点全面,西支君上看了,点评“全才”二字。
李景答得不多,但立意别致,南曳君上看了点评了“知仁”二字。
轻揽还是很简洁,只有七字,三位君上本来以为是哪个高傲狂妄的学子,但是翻了前面几轮的考卷,发现前面几轮,轻揽的答卷都是满卷,且字字珠玑,和凌君倒是一个路子。但是不知为何到了殿试,却只短短七字。太师不喜,本欲除名,但是三位君上再三斟酌,尤其是东临君上对此颇为欣赏,钦赐第三名,把自己弟弟东临仪推到了第四位。
那卷上七字乃是:
信也可,不信亦可。
东临君上朱批:“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