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秘技惊人(1 / 2)
申初,杨安玄回到驿馆,把这些铁匠召来问话,铁匠见真的是杨主簿,激动地下跪磕头。杨安玄温言抚慰,问了问每个人的情况,便收下这些人。
得知成为杨主簿家的荫户,这些铁匠喜形于色,重新与宗主见礼。杨安玄端坐受了礼,至于荫户的文书要等杨安玄回了新息城再办理。
荫户依附主家,与主家的关系是主人与佃客的关系,地位是十分低下的,主家甚至可以把他们当成货物卖掉,佃户私自离开会以“逃亡”论罪。
杨安玄让众人在两旁坐下,看着这些人有些不安,笑道:“大伙不用怕,招募大家来是因为愚有一个锻铁冶兵之法,不能为外人所知,要借助大伙之手。”
那些铁匠面面相覤,杨主簿还会炼铁,看他细皮嫩肉的样子,恐怕连铁锤都没摸过。
杨安玄知道这些人心中所想,懒得解说,道:“愚会在棠溪置业,你们也用不着离开西平,回去与家人说清,三日后再来驿馆找愚。张锋,每户发给千钱安家费。”
七个铁匠笑得合不拢嘴,原以为要跟着杨主簿前去新息城,故土难离有些舍不得,能不离开西平最好。又得了千钱安家费,这样的主家真是仁厚。
钱暂向应浩挪借,应浩巴不得杨主簿借钱不还,殷勤地询问二万钱够不够用,不够用十万钱还是能拿得出。
杨安玄笑道:“愚在西平会呆上几天,烦劳应管事写信请贵家主前来一会,愚有件大事与他商量。”
应浩喜不自胜,道:“仆已经派人往族中送信,请家主前来与杨主簿相见。”
杨主簿又是借钱又是请家主前来,看来郡军换械之事真要落到应家身上了。
杨家玄在西平一呆六天,劝课农桑、拜见长者、召见士绅、询问百姓、抚恤幼贫等等,还召集了县中才俊同游沅水,吟诗作赋,看上去轻松自在。
张锋这几天没闲着,通过应浩出面在棠溪盘下了一处铁业,矿区、炼铁炉、熔炉、锻炉、藏铁坑、矿石坑一应俱全,但规模小的可怜,仅有应家的十分之一不到。
应浩得知杨主簿想在棠溪炼铁,心中哂笑不已,这位杨主簿真以为炼铁冶兵是吃酒喝茶那般简单,光靠那七家佃户就想炼好铁,没有秘方在手,只是徒耗钱粮,最终还要像这家一样将产业卖掉。
这家铁业的旁边就是村庄,张锋按杨安玄的吩咐购田买宅,把七家荫户移居于此,每家分给田地百亩。西平的田地价格仅是京城的五分之一,即便如此,买铁业、买田地的钱已接近百两黄金了。
虽然杨安玄说这些钱是暂借应家的,应浩难免心中嘀咕,杨主簿的胃口可不小,应家的花费可不少,即便是拿下郡军换械的生意,也要三年才能获利。
张锋的这番举动瞒不过人,其他铁业的掌柜皆知杨主簿中意的是应家,无不唉声叹气,羡慕不已。
“应家那四千石粮的买卖真不错,早知道愚变卖家产也要捐个一两千石。”
“陈掌柜家大业大,拨根寒毛就行了,哪用变卖家产。”
“应家这次可是花足了本钱,这算不下该有百两金了,杨主簿比那许司马还厉害。啧啧,以后这位杨司马成了杨太守,汝南百姓可有得苦吃了。”
“仆倒听说这次汝南赈灾的粮食都是杨主簿自掏腰包,二十万石粮,算上去可近三千金。”
众说纷纭,听到周弘的耳中有如苍蝇乱舞,越添心烦,冷哼一声道:“杨司马再三言明,郡兵换械以质取胜,与其长吁短叹,不如多造好兵拿去竞选。杨司马的话大伙都听到了,到时大伙眼睛放亮,愚想杨司马也不能自食其言。”
“不错,周管事说得对。”
“仆豁出去了,这次就算赔本也要赚个吆喝,从军械中分一杯羹。”
“大伙说好了可得心齐……”
周弘捋着胡须,眼中闪着厉色,应家花了这么大的本钱,看来是势在必得,自己说什么也不能让应家遂意,要不然有杨主簿暗中照应,周家就会被应家压过了。
昨夜他收到家主的来信,信中不无忧虑,让周弘哪怕不赚钱也要稳住郡军换械的生意,咬牙支撑几年等杨安玄调任再说。
…………
四月二十三日,一辆马车在数名轻骑的护卫下驶进西平应家别院,应家家主应旭赶到。
应浩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向应旭做了汇报,小心翼翼地道:“五哥,愚为了讨杨主簿欢心,花了近百两金,还请五哥见谅。”
收到应浩的信后,应旭从南顿一路急赶而来,日行百里以上,虽然身体强健,但毕竟是年过六旬,应旭的脸上满是疲乏。
“无妨,这点钱应家还拿得出”,应旭沉吟思索,道:“按你所说,杨安玄不像是要把郡军换械之事交于应家,要不然他不会一再声明以质取胜。”
猜了半天也猜不透杨安玄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应旭一抹胡须笑道:“多想无益。浩弟,你拿了拜帖送去驿馆,就说老夫明日登门拜见。”
杨安玄得知应旭赶至,道:“应管事,不敢烦劳应公前来,明日已时杨某前去拜见应公。”
第二天一早,应浩便来迎接杨安玄,在有心人的注意中,牛车缓缓来到应家别院。
经过一夜休息,应旭恢复了正常气色,站在门外相迎,两人见礼寒喧几句入内,将有心人的窥视挡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