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看我眼色行事(2 / 2)
“真好啊。”
酒玖抱着大葫芦,脸蛋微红,看着结界内的有琴玄雅,轻声感慨着。
她们小琼峰三吃货、咳,小琼峰三仙子,终于又有一个成仙,现在只剩下小灵娥了!
酒乌却从旁边背着手走了过来,对酒玖传声道:“好什么!想想你自己哟,我的好师妹!”
酒玖眨眨眼,对五师兄传声回了句:“这有啥不好的?玄雅都成仙了,还飞了。”
“你可听见她喊什么了?”
“喊……诶?”
酒玖终于反应了过来,那双大眼眨了眨,顿时笑成了月牙弯弯……
“嘿嘿嘿,莫非玄雅对小寿寿有意思?
这可有意思了,小灵娥是喜欢小寿寿的,现在玄雅也公开表示了,哇……
难道小灵娥要跟玄雅打起来了?”
酒乌禁不住一手扶额,苦笑着继续传声:
“我说小玖,你莫非没发现,你对长寿师侄也有点……有点不同寻常吗?”
“欸,五师兄你误会了,”酒玖摆摆手,传声道:“之前四师姐跟我提起过这事,我还在小寿寿那里闹了笑话。
后来我才想明白,五师兄你跟四师姐两个人整天腻腻歪歪,脑子里就是想那些卿卿我我的事,不想偏才怪!
我去小琼峰,是去混酒吃肉搞丹豆,道侣对我来说又不是什么必备之物,而且我对小长寿的依赖,更像是……嗯……酒徒对酿酒师的钟情吧。
修仙多寂寞,有人陪我解闷儿就够了。”
酒乌顿时哑口无言,看着自己小师妹;
酒玖目光倒是十分清澈,嘴角的笑容也颇为轻松。
“真是这样?”
酒乌皱眉问了句,刚要继续问酒玖,突然感觉到传信玉符在不断跳动。
夫人专线,岂敢不看!
酒乌将传信玉符拿在手中,里面一缕仙识钻入自己心海,化作了几句言语。
矮道人不由稍微一怔。
酒玖见状翻了个白眼,却是没多搭理自己五师兄,继续看着越发灵秀的有琴玄雅,脑海中已经开始浮现出一场三人大戏。
——穿衣服的那种。
不多时,几名人教金仙联袂来寻度仙门掌门季无忧,说那有琴玄雅渡劫时的‘鸟笼’之事。
季无忧咳了半天,却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旁的忘情上人立刻传声问询门内长老、执事,不少人掐指推算,可都推算不到,那只能抵挡天劫的鸟笼是何人所做。
然而,法爷鸟笼当初曾在齐源渡劫时出现过,有随行来的门内真仙执事想起,就去找忘情上人禀明了此事。
“小琼峰?”
忘情上人轻轻皱眉,近来这小琼峰的异状,当真越来越多了。
正此时,酒乌匆匆忙忙从一旁赶来,喊了声:“师父!弟子知那鸟笼来历!”
“讲。”
酒乌连忙传声:“那鸟笼是门内一位真仙长老仙逝前留下的,当年这位长老,寿至大限,但膝下无弟子,仙力衰弱不堪,如凡人老翁一般。
他仙逝前的数月,一直是由百凡殿指派的小琼峰弟子李长寿服侍,长老临走前,留给了长寿师侄一门剪纸成人的神通,以及这名为法爷鸟笼之宝物。
但这宝物如何做的,咱们当真不知。
此物还剩最后两件,是长寿师侄给他自己,与他师妹所留……”
忘情上人面露恍然。
酒乌所说,自然是半真半假。
李长寿的剪纸成人神通,就是得自于那位因大限仙逝的长老,此时也只是将法爷鸟笼的锅,也推了过去。
顺便铺垫下,今后传剪纸成人神通给灵娥之事。
忘情上人掐指推算,很快点点头,朝那边寒暄的几位金仙而去,对掌门耳语几句。
季无忧很快就对外言说,那法笼门内并无炼制之法,乃一位已仙逝的长老所留,此时只剩最后的两件,是那长老所赠弟子自身要用。
来求宝的几位金仙面露遗憾之色,也并未强求,纷纷告辞而去。
季无忧还未入座,又有金仙前来……
不过半天功夫,陆陆续续便有数十家三教道承,前来问询法爷鸟笼之事。
季无忧掌门疲于应对,干脆立了个木牌,上面写清楚那鸟笼并非度仙门门内炼制,而是一位长老所留上古之物,他们没有炼制之法……
如此,这才勉强稳住局面。
然而关于此事的麻烦,并不算完。
众弟子进入宝图总共七日之后,宝图内大部分妖兽凶兽被荡空,大部分宝物被拿取,这次的‘弟子斗法’环节,也就告一段落。
三教和和气气,不便排名词、分高下,这般处理倒也十分高明。
后面这几日,李长寿和熊伶俐继续藏了起来。
玄都大法师已经走了,有琴玄雅除妖、渡劫、飞升,已经给他们度仙门和人教道承出尽风头,大法师交代的‘人教扬威’,也算交了一份及格的答卷。
他们确实不用多做什么。
这几日,李长寿就在宝图中不断分析,分析这次法爷鸟笼的意外暴露,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
推来算去,李长寿并未发现太大的凶险,顶多是会有人为难,见招拆招自可化解。
度仙门背后有大法师的身影,也不是谁都敢动的。
待第七日,阐教福德金仙云中子再次出手,将众弟子从宝图中摄出,各自送回原本的位置。
李长寿和熊伶俐刚刚站稳,酒乌就走了过来,带着他去找掌门无忧道人……
季无忧咳嗽几声,注视着李长寿,传声问道:
“那鸟笼,你可是怕沾因果?”
“嗯,”李长寿心念急转,很快就点头应了声。
季无忧沉吟几声,传声道:“稍后一定要说死,你只剩两只那物件,除却你和你师妹之外,莫要再给任何人用。”
李长寿心底一叹,低声道:“多谢掌门护持。”
季无忧淡然道:“你是贫道门内弟子,分内之事罢了。
稍后三教仙人一走,必会有人前来生事,胡搅蛮缠,到时……你看贫道眼色行事。”
“弟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