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2 / 2)
方才那人虽然一直摇头晃脑,但上半身却绷得直挺挺,凌乱的脚步看似虚浮无力,实则步履安稳每一步都踏在实处。身上酒气很大,眼神却十分清明,不像寻常醉酒之人那般目光呆滞。
他这分明是在故意装醉。
这般拙劣的演技,亏得那李二郎当时心思不在此处,不然他早就被发现了。
“周婶,快晌午了,我得先走了,再晚了人家可得埋怨我了。”江清月掏出两枚铜板,悄悄放到周婶的摊位上,便急忙离开了。
江清月路过巷口时朝里瞧了一眼。巷子不深,是条死胡同,里面空无一人,只留下两根棍棒在地上滚动。方才进去的三人早就不见了踪影。
江清月摇摇头,不管他是私人恩怨也好,另有目的也罢。只求这种种琐事,离得她远远得。
晌午过后,起了一阵风,吹散了乌云,日头露了出来。
酒肆茶馆前,围着许多人,惊堂木一拍,说书人摇着纸扇:“要说这江北王麾下有位左翼将军,那可真是一员猛将,为江北立下功劳无数。据说他一个人一匹马一杆长丨枪,就能在十步开外将那敌方将领斩于马下,可惜啊。”
说书人挥着纸扇拉着长调,磨足了台下人的性子。隔壁摊位专心吃食的江清月听见这故事的开头,手不禁一颤,汤匙里的混沌掉进碗里,溅起两三点汤汁。
片刻后,复又捞起。她面无表情的吹掉馄饨上粘黏的葱花,小口小口的将馄饨吞下。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再次听到,她终究是做不到毫无波澜。纵使生前几多生死,一生征战沙场赤胆忠心又如何,最后不还是难逃帝王家的猜忌,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说书人卖足了关子,纸扇一收:“可惜啊这左翼将军最后竟成了叛国贼。北疆一战中,江北王中了他的奸计战死沙场。而这江北唯一的郡主,也被他当做筹码送给了那北方蛮夷。”
“江北王生前将他当做亲兄弟一般看重,在他死后,这左翼将军竟这般对待他的掌上明珠。莫说二十万江北军看不下去,就连江北三座城的百姓都对他恨之入骨。好在最后那反贼自食恶果,被年幼的江北郡主一刀刺死。”
他说到激动的地方,又是一拍惊堂木,还未张口,就被人抢了先。
“你这故事可真是无聊至极。”树干上倚着一个男子,往嘴里丢几颗花生,笑道:“说的这么激愤,怎么,你当时亲眼瞧见那左翼将军一枪杀了江北王?还是说亲眼看见江北郡主报仇雪恨?”
见有人扰了他的场子,那说书人心生恼意:“你这小郎君,懂不懂规矩。”
“规矩?什么规矩?我这人一向没有规矩。”莫桑一个纵身跃到他面前,“老头儿,这种胡编乱造的事儿以后还是想清楚了再说。下回再编个什么江南江北王左翼右翼将军的,被别人听了去,他们可没我这么好的脾气。”
那说书人气的,手指他鼻子,看着一副想要骂人的架势,可后面的话还没说出,莫桑又堵住了他的话头。
“你这书说的可真没意思,事儿都过了多少年了,还拿出来念叨。”莫桑一挑眉,抢过说书人手里的纸扇,“要不,这书我替你说下去。”
说完也不等人家答应,猛地一拍惊堂木:“说到这快意恩仇的江湖人人都向往,可大家有所不知。话说江湖中有这么一批人,他们靠接悬赏令度日。这不就在昨日,有人出五百两悬赏李刺史府上的红玉珊瑚。”
“五百两?红玉珊瑚?”台下有人问道,“这到底是个什么物件能值这么多银子。”
“啧,这位郎君别着急啊,听我慢慢跟你讲。”莫桑干脆一屁股坐到扇形木桌上,面对着台下的听众,将这因果细细说来。
“这红玉珊瑚那可是价值连城,别看它只有巴掌大小,到了晚上将它取出,能将整间屋子照得通明如同白昼。这等宝物还是当年李刺史的夫人李王氏的陪嫁之物。”
“世上竟还有如此奇宝。”
“李王氏不早就在几年前逝世了。”
“这王家真不愧是林州城最大的布匹商,女儿出嫁竟能陪嫁如此稀世珍宝。”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王家可是数年前从江北过来的,那稀罕物能少得了?”
台下看官议论纷纷,一声醒木拍桌,便渐渐止了话语。只听台上继续说道。
“都知道这刺史府肯定不好闯,江湖中不乏有本事高超的人,愿前来探探这刺史府的深浅。这不,昨个傍晚,就有一侠士接了这悬赏令,越过刺史府层层护卫。”莫桑纸扇一收,在桌上重重一敲,故作神秘,“给李刺史饭桌上加了一道特别的‘菜’。”
一碗热腾腾的馄饨下肚,江清月感觉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故事也听够了,该去下一家复诊了。
可巧了,她这要去的正是刺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