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预备工作(1 / 2)
或许是最近太过疲惫的缘故,你很快就睡着了,并且还做了个梦。
你梦见了小傅。
说来奇怪,你经常有这种感觉,很多人尽管与你才见了面,却又像是相识了许久的老朋友,无论距离多远,你们之间的联系却密不可分。
在这片大地,能遇到这样的人,对于你来说恐怕算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当你醒来时,出租车还开在通往圣苏菲城的路上,你想看看窗外的景色,但天却黑了。
黑夜笼罩了整个哥伦比亚,但城市的灯火却永不停息,灯光始终照耀着哥伦比亚,它在黑夜里取代了太阳的光芒。
手机在郊外没有网络,你只能看到小傅在几个小时前给你发的消息。
他在问你明天是否有空。
你打了一连串的字,但点击发送后才想起来现在没有网络,小傅收不到你的消息。
你将手机熄屏,看向出租车的前方,那里暂且没有圣苏菲城的轮廓,只有驶在你前面的车辆。
“你醒了啊。”
司机从后视镜看到了你。
“饿了的话我这里有些面包,你可以填填肚子,我们还要行驶很久的路。”
“谢谢,我现在还不饿。”
“那算了,现在像你这样从纽莱堡前往圣苏菲的人越来越少了,你是去圣苏菲城度假的”
“我想去那边谈生意。”
“啊我想起来了,那边是哥伦比亚的原料工厂,虽然我对那边也不怎么了解就是了。”
接下来的路程里,你一直保持着清醒的状态,和司机聊着关于哥伦比亚的事情。
当然,司机讲述的大多还是乘客们的故事,在哥伦比亚开出租车的,都有机会接触到任何阶级的乘客,而每一趟出租车之旅,总能带来数不尽的故事。
只是,你和司机都只是故事的旁观者,只能感慨故事的主角所经历的一切太过玄幻,但那些故事,却真真确确发生过。
“有一次,我送一对夫妻去往医院,结果妻子生下来的孩子却天生患有矿石病,这可把那丈夫气得呦,两人就在医院门口闹离婚呢。”
“要不是他们没给钱,我都不想劝架。”
“哈哈。”
你听着司机讲的故事,有时候会发出由衷的笑声,这并非是对苦难的欣赏,而是对生活不易的和解。
圣苏菲城的城门禁闭,在天亮之前,你还不能进城。
出租车停在了城门旁,等待着白天的到来。
你让司机熄了灯,和司机一起靠在椅子上,打算继续睡觉。
这一次,你睡得很安稳,没有做梦。
等到天亮后,司机也醒了,启动了车,往圣苏菲城内驶去。
又是熟悉的登记处,你将身份证明提交上去,在工作人员检查完后,你得到了第二个章。
每个章对应着不同的城市,而集齐所有的章也就代表着你已经踏遍了整个哥伦比亚。
圣苏菲城的建筑较为朴素,没有那么多的霓虹灯与告示牌,石木建筑也时常出现。
最为特别的一点是,圣苏菲城没有名义上的城市边际线,山脉,河流,农田链接着城市的边框,让这座城市显得无边宽广。
矿场上的起重机正在工作着,而工厂里的烟雾也在源源不断地从烟囱中冒出。
这个季节小麦还未成熟,不过粮仓里总会存储着充足的小麦,只不过很多粮仓的身上被贴满了标签,标志着其名义上从属的公司。
有些时候,比起找到一家刚开辟的农场,争取其他公司的小麦供给份额更为重要。
需要的小麦份额还是你从斯菲亚早晨从纽莱堡发来的信息中了解的,虽然依旧不及三大酒厂预订的小麦份额,但对于初生的斯科酒厂而言,这已经足够。
但你已经联系过了四家农场,他们各有不同的小麦储量,但是能够分给斯科酒厂的份额却远远不够。
酒水对于原材料的要求很高,不同方式培育出的小麦酝酿出的酒水滋味不同,对于要求质量的酒厂而言,原料必须出自同一家农场。
当然,你对酿酒的了解只停留在理论,但你也见识过故乡的小麦模样。你可以轻松辨别粮仓中的小麦存储的环境如何,最终的小麦成品质量如何。
有些粮仓里的湿度太高,小麦已经开始腐烂,有些粮仓里的温度太高,小麦变得枯黄。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合适的粮仓,所有储备的小麦已经被各大公司预订了。
你向斯菲亚报告了现状,她还在忙,暂时没有回复你的消息。
你突然察觉到自己陷入了一种思维误区,并不是只有小麦能够被酿造成酒水,在你的故乡,最昂贵的酒,是高粱酿成的。
可是这里是哥伦比亚,你能找到高粱吗
你重新拜访起了那些农场,并询问他们种植着哪些作物。
大麦,玉米。
很多农场只给你了两种答案,不过也有给出第三种答案的,那就是高粱。
哥伦比亚将高粱作为动物饲料的历史很悠久,这种长相一般的食物并不能进入哥伦比亚人的餐盘,但动物一直都是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种食物。
你同农场主签定了合同,过几天,装满高粱的卡车就会驶向纽莱堡市。
你再次向斯菲亚报告了进展,她依旧不在线,恐怕正在联系员工之类的事。
你倒是可以回纽莱堡市了,原料的事一经解决,你绷紧了的神经立刻松懈下来,你感到很是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