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天命之数!(1 / 2)
“嚯嚯……林儿,你这话现在是越说越危言耸听了。不过,你向来所说虽初听令人难以相信,却没一次出错,所以,咱自会向皇上提一提这些事的。”
朱元璋微笑道。
“嗯。”
朱林一脸淡然。
反正他之前已经改变了历史,尤其是胡惟庸没被抓还逃跑了,将来历史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他就更不介意秦王朱樉的命运改变了。
他对秦王朱樉无感,之所以提,也不过是为了转移话题。
这家伙虽不是什么好人,但恶事做多了,自有恶人磨,就算不被老婆的下人毒死,也只不过换种死法而已,只要不触及自己的利益,谁稀得搭理他呢?
随后。
朱元璋和朱林说起了国子监的事,学海如涯,稀松平常,是最简单不过的父子学业交流。
不过。
就在两人说话,楼英默默听着,铁花又全神贯注准备午餐时。
厨房门口,择菜的小泽和芽衣却好奇的打量着院子中的这对父子,耳朵动了动,对他们所说的每句话都记在了心里。
两人颇有默契的互看了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咔嚓。
青菜杆子被两人凌厉的捏断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燕王府里。
佛室中。
余烟袅袅的檀香正缓慢燃着,屋里弥漫着一股让人昏昏沉沉的香气。
燕王盘腿坐在蒲团上,猛的睁开一双虎眼,让坐在对面的那个三十多岁的和尚打着哈欠睁开了眼。
燕王将手往下慢慢一摆,长出一口气,眼中冒着亮光。
“所以……道衍,你是在胡府门外整整站了近二十个时辰,就为看一出朱林的抄家大戏?”
燕王微微前倾,用一个金铜小钩将一节尚未掉落的檀香灰轻轻触碰了一下。
那截檀香灰没发出任何声响的落在了铁盘中。
灰散了。
他眼前所坐着的,正是皇帝年初时配给他的和尚姚广孝。
明初。
朱元璋曾在全国选拔僧侣,责令礼部为这些和尚安排相应考试,精通佛学儒道的甚至还能给予官职。
随着他的儿子们年纪越来越大,尤其是朱标以下的几个年长皇子封王,要去各地就藩,每个王爷身边都会配上一些和尚,数量不一。
说起来。
他选拔如此多精儒通佛的和尚,除了和他的和尚情结有关,更希望这些和尚能以佛学儒道感化自己这些心性不一的儿子向善忠君,为皇帝镇守天下。
年初。
考虑到朱棣明年春季就要去北平就藩,也给燕王配了好几个和尚。
起先,朱棣不喜欢这些光头佬,却和其中的姚广孝谈得颇为投缘,甚至还被对方的一些言语勾起了其他心思。
姚广孝虽是和尚,却不迂腐唠叨,说话风趣机智,更不是那种整日在朱棣耳边念经让其向善的蠢和尚。
朱棣大半年以来不断销金应酬,并不是完全出于他喜欢玩的本性,而是姚广孝的建议。
毕竟。
朱棣刚出生时天生异象,当时起义军中就流传他有继承大统的帝王征兆。
因此。
等到明朝建立,定都金陵,朱棣越来越大,所表现出来的能文能武之干,更使得这种传言在京中权贵中流传甚广。
这也是朱棣担心自己离开京城被人造谣觊觎皇位,怕三人成虎而被构陷,故而结好其他人的原因。
“是……啊。”姚广孝并不像正儿八经的和尚坐得那般端正,而是歪歪斜斜的倚着柱子,龇牙咧嘴的揉着腿,哈欠连天。“到此刻,贫僧已是整整二十个时辰没睡了,只是,想破了贫僧这颗和尚大脑袋,也想不出为何圣驾会让一个与朝政毫无相关十几岁的民间少年去抄当朝宰相的家!”
“本王何尝不是呢?”
朱棣郁闷苦笑着:“本王真是越来越摸不准父皇的心思,或者说,从来也没有摸准过!反正,父皇这段时间在朱林身上中了邪似的……”
说完。
他盯着那没烧完的檀香,陷入沉思。
殿下,离他远些吧。”
末了。
姚广孝忽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