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两份战报(2 / 2)
在这期间,其实宣威军也一直没有闲着。
数次集合人手攻打,却都无功而返,还丢了几十个军士的性命,而且现在越打越是让他感觉吃力。
原本平凉堡只是一个小小的卫所,在云州北地的作用,对于武朝边境的安稳无足轻重。
可因为宣威军的连续失利,平凉堡的坚固在北地渐渐传开。
各地的流窜的匪徒在抢夺财物之后,开始以此地为目标聚集。
而且人员越来越多,平凉堡周围的村镇已经被匪徒占领扩散。
俨然是要将平凉堡占据成贼窝。
几处官府也联名弹劾唐英的无能。
这让唐英很是不满,卫所只防狄虏人入境,流寇之责应该归究地方剿匪无能。
自己久攻不下,还不是因为里面全是流寇。
可是因为平凉堡失陷,造成村镇被劫却是事实。
于是,随着大将军赵燕骄的请功折子上报兵部。
另一边,唐英的书信也是急送京城。
正月里,武朝京都商业繁华,满街人流如织,小摊贩们顶着严寒依然在吆喝着买卖。
在喧闹中,有马蹄声急速地从长街尽头响起。
马上军士手臂绑着红绸,马鞍上红色小旗猎猎作响,这是紧急军情标志。
骏马和马上骑士的身上都是冒着腾腾热气,沾满了汗水和泥土,风尘仆仆显然是长途跋涉而来。
路上的人慌乱地向两边移开,待马儿过去,聚在一起议论起来。
西北方平安十多年,除去碎金镇被流寇狄族偷袭引发的突发事件,正经战事早被众人遗忘。
倒是武朝这些年南方商路繁华,东南海盗频繁出没,一年里水师已经这样递过几次急报。
这一次,还真是让他们想错了,急报来的正是西北。
两份奏章同时送到兵部尚书徐哲远的案头上。
赵燕骄的书信是请功,另外请求尽快给镇北军调派军械和银饷。
唐英的奏则说的是狄虏人年前突然犯境,平凉堡被袭。
现在平凉堡后方的村镇就像衣衫尽除的小媳妇,完全暴露在狄族弯刀之下。
唐英在奏章里除了请罪,还提到镇北军这段时间里一直袖手旁观,导致自己的平凉堡迟迟不能收回。
他知道自己是兜不住了,总得找个顶缸的。
镇北军救援来迟,就是最好理由。
唐英瞒下事发没有去合城求援的事,而是把军报越过大将军赵燕骄直接送来京城。
其意无非是要拉镇北军下水。
兵部把两份战报送上皇帝御案,武朝元宗帝新年第一场大朝会就立即乱成一锅粥。
唐英的急报里说的是狄虏骑兵数百人过境烧杀抢掠,他的宣威军因为不善骑术野战,只能战略性撤退,等待救援。
而镇北军迟迟不到,周围卫所也是固守当地,甚至拒绝出营相救。
另外又提到地方官府剿匪不利,才导致流寇聚集,让平凉堡中敌人兵力强胜,自己越打越多的局面。
反正问题不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