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鹊于梅枝元青花(1 / 2)
那一帮宫内派学者为了这么一个幼稚问题争执不休,连研究考古学多年的赵瑛老先生也觉得不理解,特意考证过这种说法的来源。
结果却让赵老啼笑皆非,原来英国牛津大学曾有一位考古学博士威尔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察过土耳其、日本、伊朗、英国等地的几家博物馆后得出结论:中国元代青花瓷,现在所知的传世量只有三百件。这个结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注解:精美的、珍贵的瓷器都不在中国境内,全部在海外。
这个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英国考察者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目的,发表了一条纯粹是个人观点的意见,却一直被国内外舆论反复引用,逐渐成了一条学术界的结论:元青花全世界只有三百件,精品都在中国境外。
中国有句成语叫作“众口铄金、三人成虎”用在这里就是一个精辟的概括。毫不不客气地说,那洋鬼子就是胡扯,要更实在一点地说,他就是别有用心、居心叵测。
没有考证之前赵老只是不理解,得出考证结果之后,赵老甚至想不通了,后来还是唐成以江湖上的门道向赵老先生解释了一番:这不是个学术问题而是个复杂的利益关系问题,各方观点都有自己的考虑,赵老先生这才恍然大悟。
收藏和考古学术界的争论这几年一直没有停息,很多国内的大收藏家甚至感到“宫内派”的观点伤害了自己的民族情感。
这场争论在一年前引发了一个超高新闻事件:南方某大收藏家,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大富豪,面向国内收藏界悬赏征集元青花,并且放出话来:只要拿来的是真品就有重奖,如果肯转让,愿意高价收购。
这件事在圈外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在古玩收藏界却是一个轰动性事件,石头当然听说了,赵老也听说了,连唐成都知道。
那位大收藏家征集元青花的地点在广州,他自己没有出面,而是委托律师、公证机关、鉴定团队代为办理,并且保证可以不公开参加征集者的身份。因为这种真品实在太珍贵了,很多民间收藏者往往都有财不外露的心理。
唐成听石头提起过,他打算是盗完“张献忠藏宝墓”之后,就带着这个梅瓶去一趟广州,参加这次征集活动。假如张献忠藏宝墓中也有元青花,那就顺道一起带去。
这个杀人狂魔的藏宝墓会不会有元青花瓷呢?这种事也不好说,张献忠一路搜刮民财,也可能得到前朝瓷器,然后藏于这个地下墓葬。
在唐成看来,石头要去广州,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也拿不准这个梅瓶是真是假?古玩鉴定这一行的专业性很强,非常讲究经验。元青花的传世量太少,石头并没有得到真品研究过,他不可能去土耳其、伊朗、英国、故宫等地把传世元青花都拿出来试手掌眼,所以也吃不准。
但是石头毕竟是个考古内行,化名“曾先生”的赵老手中这件梅瓶,根据通常的古瓷鉴定经验,石头没有看出丝毫破绽,非常有可能是传世真品。
把它带到广州去参加征集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是对方既然敢高价征集,一定是有权威的专业鉴定人员和设备,节省鉴定费倒是其次,主要是这一方面的鉴定很不容易;二是如果梅瓶确系真品,不仅可以大赚一笔,还可以不暴露自己的身份。
石头如意算盘打得很好,却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栽在年纪轻轻的唐成手中,而这个梅瓶也成了他的催命符。
除了梅瓶之外,唐成还收起了石头的一个笔记本,巴掌大小的本子上记载了很多人的联系方式和备注,大多是用代号和暗语写成,上面没有任何特别能表明身份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