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朕什么时候说过了?(2 / 2)
萧宁接着说道:“天子一言九鼎,朕在这里和大家说一声永远也不会收大家的地,再有议者,夷三族。”
事实上萧宁压根就看不上他们那点地。
他看上的是商税,种地能收几个税钱,也就是图个温饱。
“陛下,微臣斗胆请问一下,那新城为何不收粮税,为何打破祖规定,允许流民经商?”
“怎么就不能免除粮税,东山有地吗?如果不让老百姓经商他们活什么。”
萧宁紧接着说道:“你们享受着最好待遇生活,百姓自由经商有何不可,每个人嘴上说的为国为民,现在老百姓生活有了气色,尔等为何排斥?”
萧宁在朝堂说的痛心疾首,底下官员压根不在意。
他们要是怕说也不会当上这个位置。
只所以不爽,是因为老子寒窗苦读在官场波爬滚打几十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凭什么一群流民和自己一样的地位。
农民不种地不纳粮当什么农民。
放下锄头去经商,去做工,这简直是胡闹。
萧宁知道自己讲这么多没人听,也懒得废话了,本身在这里开会就是无用功。
如果下面是一群青年还可能好点,指望这群老狐狸能听进去才怪。
刚想着退朝去处理奏折,就听见户部尚书上前说道:“陛下,近日京师粮价飞涨,很多城内百姓颇有微词。”
八大粮商囤货居奇的事萧宁早就通过东厂暗探了解清楚了。
不过这些不足为虑,因为江南贾家实在凑不够剩下的一千五白银。
萧宁也没有为难,批准把白银换成粮食,目前运粮船已经源源不断的开过来了。
你八大粮商不是囤货居奇吗
到时候别怪朕无情了。
还有这个户部尚书在这里给朕打马虎眼是吧。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收了两万粮银子。
“京城粮价涨这么多,怎么找朕呐,既然这样还要你这个户部尚书干什么,小李子。”
“陛下,小臣在。”,小李子露出贱笑。
“传旨,京师粮价无故涨价,今年户部亏空一百四十万银,户部尚书尚可喜昏庸无用,押解东厂调查。”
“小臣遵旨。”,小李子兴奋的咽了咽口水。
没想到东厂成立第一单就是条尚书级别的大鱼啊,下面那群小的们馋死了。
眼看着尚可喜就要被拉走,其他同党知道那群太监的厉害。
以前他们就没给过太监们好脸色,现在落在他们手里还能有好
“陛下不可啊,尚大人好歹是尚书职位。”
“陛下,堂堂户部尚书怎可交给阉人处置啊!”
萧宁对这群老狗十分不屑,刚才不厉害的蹦起?
自己也该杀鸡儆猴了,要不然真的分不清谁是君来谁是臣了。
等尚可喜把八大粮商供出来,再好好敲一笔钱来供新军训练岂不美滋滋。
“退朝,再有议者,与尚可喜同罪。”
当即就没人敢在去劝,看来皇帝是先拿户部开刀了。
只留下尚可喜在哭爹爹告奶奶的求人救他,但没人看他,仿佛喝你从来不熟一样。
殊不知就在昨天还一起饮酒怎么对付小皇帝呢。
东山新军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