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清河之战-下(1 / 2)
第304章
清河之战下。
当石勒准备向青州汉军卖个疏漏,引诱青州军的北上渡河的时候,东武城内的刘预也已经知道了同样的战况。
“这么说,祖逖虽然与呼延晏交战未能取胜,但是损失并不多喽”
刘预看完手中的信报,向送来这个密信的苏峻问道。
这个苏峻,是青州长广人,在青州军割据自立的时候率部曲投靠,累有功绩,颇得刘预的欣赏。
苏峻任冀州督护,暂归属于祖逖统领。
因为这一次来报的信息关系重大,苏峻也算是刘预的旧部,受祖逖的委托亲自跑到了这里。
“是的,陛下。”
苏峻身材矫健,虽然狂奔二百多里路,但是依旧精神不减。
“祖将军,率军虽然在阳平郡两战未能克敌,但是折损的兵卒中,大多都是新附的流民和豪强部曲,祖将军亲率的战兵并未受多少损失。”
刘预听后,默默点了点头。
不过,这阳平郡也要被呼延晏占据,就相当于冀州的南侧暴露出来了大半,要是祖逖如今退守的聊城再有闪失,那位于清河郡的刘预就要抓紧时间考虑撤军东返了。
否则的话,一旦阳平和聊城都失陷于胡汉手中,那刘预率领的汉军返回青州的毕竟之路就被截断了。
适合数万大军横渡的渡口,在黄河和济水上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
“苏督护,依你看来,祖将军能否守住聊城”刘预若有所思的问道。
祖逖未能全取阳平,就意味着冀州的汉军,有被南北夹击的风险。
要是聊城一带丢失,那冀州的汉军,就将要百分百面临南北夹击的危险。
“依末将看来,陛下托付给祖将军的战兵,如今都是建制未乱,战力丝毫不减,只是人数有些少,但是只要祖将军把各部豪强整合一番,守住聊城应该没有大问题。”
苏峻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更何况,聊城紧邻济北,一旦祖将军再遇险情,还可以随时向济北求援的。”
刘预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觉得,祖逖之所以在阳平郡败于胡汉呼延晏之手,并不是用兵策略问题,实在是实力差距悬殊。
祖逖的手中仅有三千汉军战兵,其余的都是些沿途收拢的流民和豪强部曲,而胡汉车骑大将军呼延晏手中却有数万匈奴骑兵,根据苏峻的推测,匈奴骑兵的数量至少也得有三四万之多。
如此情况下,遭遇失败,却能保存了大部分实力,足以见祖逖的进退有法了。
“好,既然如此,那你先下去歇息吧,我给祖逖手书一封,等到明天再带着回去。”刘预平静的说道。
苏峻随即领命而去。
“陛下,阳平郡落入胡虏手中,要是那呼延晏根本不管聊城的祖逖,而是全军北上杀来,再加上石勒手中的兵马,那岂不是要危险”
苏峻刚走,一直在旁边的崔遇立刻有些惊慌的说道。
“崔卿放心,阳平之战,是祖逖手中的兵马新附,未能施展出本领,等到他回到聊城,稍加整训,就能保的聊城无虞。”
刘预轻松的说道。
“只要聊城在手,青州的援军就能源源不断的北上,呼延晏肯定不敢弃聊城不顾的。”
刘预虽然这么说,但是其实心中也是有些没底儿。
要是万一呼延晏仗着骑兵行动迅速,冒险北上合击自己,那可就要大大的不妙了。
所以,如今的最好的办法,就要要更加迅速的解决清河北岸的石勒,以迅雷之势攻取信都。
一旦北面的石勒被击败,那阳平的匈奴兵,也就没有了北上的底气了。
“崔公,舟船之事预备的怎么样了”
刘预转而向崔遇问道。
如今北渡攻击胡虏的最好办法,似乎就是制备舟船木筏搭设浮桥了。
否则,跟本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让数万大军在极短的时间内渡河。
“陛下放心,臣已经把族中所有的子弟都派遣出去督办了,只不过合用的木料准备需要些时间,恐怕还得两三天才能做好。”
崔遇立刻回应道。
刘预一听,心中就有些焦急,这个崔遇的典籍经书研究的不错,但是对于具体的实务却是差的太多。
只不过是制作浮桥的舟筏,又不是制作远航的船只,却还得这么长时间。
不过,刘预心中焦急,嘴上却没有多少什么。
如今东武城人丁、钱粮的具体实施,还都要崔遇出力,就算是督促他快一些准备,也未必能快多少。
刘预反而又是勉励了崔遇一番,换来了崔遇的又一番兴复汉室死而后已的保证。
这时候,护军将军赵昆来了。
“陛下,不好了,下雪了”
刘预闻言一惊,这两天的天气一直就是如冬天一般寒冷。
他原先只是认为,西晋末年也是处于一个气候历史上寒冷时期,一场厉害一点的春寒罢了。
却没有想到,刚刚过完正月,却又下雪了。
“还真的是下雪了”
刘预带领一群人来到了屋外,厚重阴沉的天空中满是灰蒙蒙的云层,大片大片的雪花,在北方的呼啸中落到了地上。
“陛下,咱们的诸军儿郎们,都有御寒的衣物,但是那些新附的流民百姓,却没有多少厚实的衣物,再加上还要做各种杂活,恐怕会有冻伤冻死啊。”赵昆凑到刘预身边说道。
这些随同青州汉军而行的流民,如今需要做许多樵采、警戒、筑营和制舟筏的工作,全都是户外的工作,一旦这大雪降下来,要想不耽误工时,就必须要给他们添加御寒的衣服。
否则的话,肯定要有许多的冻伤,甚至冻死。
刘预听了这话,还没有来的及回应。
旁边的崔遇,却是抢先说道。
“陛下,此时就交给臣吧,定然能准备好御寒的衣物”
“要是如此,崔公,可是帮了朕的大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