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忆清道光年赵家往事(1 / 2)
清道光三十年,在不平等条约签订后,社会民生不堪。
赵释老先生那会十岁,事情是听家里几个老人说的。
那是一个枪火声四起的夜晚,地方上反对清政府的势力日益见长,山西同样也不例外,赵家人是聪明的,他们懂得审时度势,将大门一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意思是说我赵家不会参与反叛之事,外人勿扰,这时候的赵家已没有当年风光,只在朝廷任个五品文员,并无多少实权,这样明哲保身的方法不为上选,基于赵家先人累积多年的人脉,也不会有人去动赵家。
那夜里四面楚歌,听说是南边的太平天国兴起,全国皆相呼应,清王朝的反对势力日益高涨。
赵释的父亲夜里从外回来,他此去了一趟南边调查形势,匆匆回来后便将府门紧闭,还加派巡院的人手。
他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了赵家人到前厅开个家庭会议,顾不得时间已临近了子时,睡着了的孩子们迷迷糊糊被叫了起来。
赵释的父亲大概只说了三点,第一,家中女眷近期不能在随意出门,第二,家中男子对外界之事能避则避,第三,不管有涉及的还是没有涉及的外边事的,现在都必须了断,赵家不允许出现一个反叛之人。
赵释那时年幼,不明所以,不知父亲大半夜的说这些是为了什么,相信不止是他,其余的赵家年幼点的孩子都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直到三天后,赵释的父亲再次召了赵家人过来,当着赵家人的面处罚了赵释的堂哥,原因很简单,此人同太平天国势力勾结,反叛了清王朝。
赵家先几辈人曾在大清朝有过无数荣光,赵释的父亲绝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为了杀鸡儆猴,也为了给全家人看勾结反叛是什么样的下场,于是将赵释堂哥打的血肉模糊,还废了一条腿,怕是后半生都腿脚不灵便了。
当时真是吓的赵家众人无人敢多言,封建王朝下,就连家族的统治都一样具有封建色彩,一个大活人因追求理想,竟被当众打个半死,一干人只能瞪眼看着,是在可悲,却也无奈。
无人敢站出来,更没人敢同赵释的父亲唱反调,年幼的赵释才知事态严重。
事后,赵释的堂哥被抬去了外边,那是赵释最后一次见这位堂哥,他再也没有登过赵家门,无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死了也不一定。
当夜里,赵释在父亲门外听到了几个长辈说起了一件事情,他着实是让吓了一跳。
父亲说的是赵家先人落难时的事情,听闻赵家原本也只是个平凡的之家,大概在清顺治十一年时,赵家先人意外在地里农耕时救了一只白狐狸,要知道白狐狸是稀有物种,皮毛能值上好价钱,赵家先人本着善为本义救活了受伤垂死的白狐狸。
哪知这一救,换来了赵家的荣华富贵,痊愈的白狐狸离去后给赵家先人托梦,告知了赵家先人一处地方,要他去此地建一处墓穴,并回到自己祖先的坟里挖一块太岁埋到那个地方。
赵家先人半信半疑,心觉自己祖先的坟里怎么还能有太岁所在,抱着一试的想法,若是真能挖出太岁出来,就将此物埋到那墓穴中。
夜班三更时,赵家先人带着锄头去刨了祖先坟墓,这是大不敬的行为,因为一个不知真假的梦便这么做,让人知道了,不定要怎么说。
谁知在祖先的坟里就真挖出了一块太岁来,赵家先人将其埋进梦里所说的地方。
从此之后,赵家先人不管做什么都顺风顺水,没用了几年时间便发了家,再后来赵家子孙登科及第,官品一路上升,才有了今日的赵家。
赵释在门外听着仔细,这事他从未得知过,所以赵释的父亲才不允许有败坏家门的人出现,赵释的父亲深知,败家容易,可发家却是难遇上天,若非当年白狐报恩,不会有今日。
但具体赵家先人究竟与那只白狐狸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传闻于此的话,相信还有许多不知的事。
白狐报恩,此事确实像则异闻夜谈,赵释也明白了父亲为何会那样对待堂哥,这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
赵释老先生本以为此事这辈子都不会再说起,哪知还有将此事重见天日的时候,当着封羽几人和赵水生的面,赵释老先生说的很明白,他这个年纪没什么多顾及的,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这故事堪比《聊斋》,张秀贤是个不信鬼神的人,品着老先生的茶,听着老先生的故事,还要质问着老先生。
“我说,老大爷,这事是真的么?您那会才十多岁,现在都九十好几了,八十年时间,是不是记偏差了,把您小时候听的故事给混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