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两难抉择(2 / 2)
“打赢不难,伤亡太大。”张冰说道。
“是啊,咱们就这些弟兄,没有任何后援,死一个就少一个。代、楚是本土作战,战死一批还可以再征召一批。
之前咱们在京章道消灭了他们两万多人,结果代、楚两国没几天就又给补充回来了,而咱们是承受不了太大的伤亡的。
况且赵言平和张怀义的联军都是代、楚两国抽调的精锐,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咱们不能轻敌啊。”九十二军统制赵汉也说道。
当了将军之后,赵汉也老成稳重了许多,几乎看不到当年那个恶霸小队长的影子了。
“副督帅,你就说怎么打吧,我们听你的。你要说攻城,我马元野亲自去架梯子!”九十四军统制马元野说道。
“是啊,副督帅,你就下令吧!”九十五军统制葛成乾也附和道。
张冰盯着地图,又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会儿,头都没有抬地开口说道:“九十三军留在这里,虚张声势。其余各军夜里西进。”
“是!”各军的统制们立即起身说道。
随后,除了参军孙迪和九十三军代统制邹华以外的人,便都离开中军帐去布置了。
“副教主,你放心,我一定把声势造大,让楚国人以为咱们还是全军都在这里。正好这几天咱们部队干什么的都有,显得很乱,不容易查清人数,我继续这么干就行了。”邹华笑着说道。
在只有张冰和孙迪的时候,邹华还是习惯使用自然神教的称呼。
“每顿饭都要把十万人的灶都点着。”孙迪在一旁提醒道。
“放心吧,我明白。不过,副教主,我要坚持到什么时候再撤?撤的太晚可是会被包饺子的啊!还有,我撤离之后去哪?”邹华问道。
“随便。”
张冰说了这么两个字后就出去了,只剩下在风中凌乱的邹华和满脸幸灾乐祸的孙迪……
第二天一早,河阳城的楚军斥候在新十九军团的营地外面一如既往地仔细打探了一整天。
期间,城中的楚王熊再威得到的汇报是:流寇营地没有任何异常,依旧在按部就班地制作投石车等攻城器械,甚至还向着河阳城的方向试射了几次,但似乎都没有命中。同时仍旧有部分士兵在营地外闲逛,营地内三餐时间如常,开饭时冒出的炊烟数量也没有变化。
于是,楚王熊再威也再次派出传令兵骑快马前往代、楚联军,催促他们加快行进速度。
这样的传令兵在这些天里是每天至少一名,而这些传令兵成功的让赵言平和张怀义的十五万大军一直在向河阳城进军。
夜幕再次降临,由代国都城兴平通往楚国都城河阳的官道上,一支已经行进了一天的大军刚刚扎下营盘,支起帐篷。
疲惫的士兵们除了站岗巡逻的以外,都卸下铠甲,放下兵器,坐在营帐外搭起炉灶,开始架锅煮饭了。
不大一会儿,一股股炊烟就飘出了大营,一直飘到营地四周的丘陵和密林之中。
就在这片丘陵后面的密林中,数万大军正静悄悄地埋伏着。
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整整一个下午了,这期间所有人都要在嘴里衔着一根筷子,战马的嘴也都被勒上了,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
包括张冰在内的将官们也都以身作则,嘴里衔着筷子,有什么想法都靠手比划交流。
不过这么长的埋伏时间里,这数万人马也都是粒米未进,滴水未沾。当代军营地里的饭香飘到他们这里时,很多人衔着筷子的嘴都流下了口水,倒是暂时不那么渴了。
炎黄文摘:杨政侗借助自己多年担任大汉丞相的机会,将大量的大汉官员变成了自己的心腹,于是当他成功夺取大汉江山后,基本将原来大汉帝国的文武官僚系统完整的继承了下来。但同时继承下来的,也包括了东汉末年僵化的体制和为了利益争斗不止的派系党争。同时,隋政权中各大军事将领的权力和影响力也远超汉帝国时期,民间的土地兼并更加愈演愈烈,这使杨隋政权刚一建立,内部就充满了其余朝代末期才会出现的种种尖锐矛盾。——摘自帝国京师大学出版社《简明炎黄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