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扶得起的阿斗 > 第908章 飞龙骑脸

第908章 飞龙骑脸(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穿梭多元宇宙的死灵帝国  模拟修仙:我能固化天赋  重生之大国工匠  启禀陛下,娘娘又上战场了!  天革  我在万族打造气运神朝  宠物小精灵之片翼降临  末世之我的红警帝国  这个狂妄的明星真迷人  重生影后她又逆袭了 

田豫将北方胡人以及幽州南部的朝鲜半岛各方势力缓缓道来。

“殿下,自灵帝以来,鲜卑单于檀石槐死,其子和连继立,和连既无才力,性又贪淫,断法不平,人众叛者居半。

灵帝末年,和连在钞略北地郡时被人射死。

其子骞曼年小,兄子魁头代立。

后蹇曼长大,与魁头争国,部众离散。

魁头死,其弟步度根立,是时代郡以西的鲜卑都已叛离,代郡以东的中东部鲜卑也分裂为三个大势力。”

“三大势力分别为步度根,其部众分布在并州的太原、雁门等地;二为轲比能,其部众分布在幽州的代郡、上谷等地;三为东部鲜卑素利、弥加、阙机,部众分布在幽州的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

“轲比能势力最为庞大,同化乌桓、匈奴等草原部众,势力强大,力压步度根以及另外的东部鲜卑诸部,不过其威胁已经被遏制,为殿下所派刺客韩龙所杀。

若给轲比能十年时间,草原诸部必将一统,成为中原心腹大患。”

“轲比能其部散,又多为步度根所吞,步度根去岁开始实力大涨,野心也跟着大涨,兵出东部鲜卑,素利被其击败,吞其部,弥加、阙机两部难以支撑,眼看草原诸部为自己一统,步度根开始将目光看向了中原。”

“车骑将军家母之事,便是有步度根在其背后作祟。”

“殿下刚刚还问询,可否用义从。

臣认为,唯不可用鲜卑,可重用用归化乌桓,次用匈奴残部。”

田豫对刘禅说道。

这些信息与刘禅所了解的大致相同,刘禅点了点头:“不可用鲜卑我知晓,将军与我说说为何可用乌桓与匈奴部。”

田豫答道:“建安十二年,乌桓最后一任单于蹋顿为曹公率部击败,在白狼山之战中蹋顿本人更是被张辽所杀。

自这以后,乌桓便自此散乱,部族分离,沦为了被鲜卑吞并的部族,在草原上的处境很是危难。

一部分草原上的乌桓部族,投靠了归顺大汉已经有百年、数十年的汉地乌桓,这些汉地归化胡其实已经算是汉人了,只是久在边地,还有胡人的风俗,不可单纯的视为胡人,但按照殿下在益州、凉州对这些胡人的政策来看,他们这些遍地归化胡,更有资格比凉州、益州的羌氐胡人成为汉人的资格。”

“这些乌桓人已经没有了故乡,并且在被鲜卑人的追杀、迫害当中,对鲜卑积攒了深厚的仇怨。

殿下只需要用在凉州、益州对胡人的汉化政策来对他们,他们必然会为殿下所用。

另外匈奴部也一样如是,匈奴王庭早已经西迁,剩余的匈奴残部,他们已经回不去大草原了,只能在幽州、并州等北部的汉人地盘生活,百年下来,他们都可以说是与汉人无异了,但久在边地,普遍善骑射,可以为殿下所用。”

“如果能顺利的让边地的乌桓、匈奴部为殿下所用,边地错综复杂的形势得到缓解,并且还可以让边地民心归附,这对边境的安宁非常的重要。”

听完田豫说的这些之后,刘禅点了点头:“你说的都很对,这些都是你未来治理边地的思路吗?”

田豫不顾忌的说道:“这是臣的治理思路,如果能得到殿下的帮助,效果将会更好。”

“这事交给你来做,我自然会给你帮助的。

不过,听你说,步度根现在已经成势,若是再不想办法遏制,可能日后会对中原造成巨大的威胁?”

“步度根还不算彻底的成势,他还没有统一草原。

如果让他统一草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田豫说道。

刘禅看向马超:“将军一路过来,经过草原,有没有与步度根部接触?

他的军队战斗力如何?”

马超说道:“整个草原上难有凉州骑兵的对手,我军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草原上那些人不是对手。

至于什么步度根部我不清楚,谁拦在我面前,我只需要冲过去就行了,难有一合之敌。”

田豫朝着马超拱手作揖道:“卑职说一句话,将军还请莫要怪罪。”

马超道:“你直说便是。”

“将军在草原上的遇到的兵马,并不是步度根所部,可能是弥加、阙机的部族,也有可能是鲜卑的其他部族,总之不是步度根的精锐部队。

步度根他的重心是统一草原,这个时候断然不会明面上可能与中原汉人交恶,他现在只敢在背后做小动作,”“我在草原上遇到的兵马确实太过于脆弱,被我追着杀了许久,不堪一击。”

马超说道。

“步度根麾下的精锐兵马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田豫说道。

刘禅问道:“比之凉州铁骑如何?”

“那自然是不如的。”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重生之最强藩王 黑龙啸,墨龙吟,长戟齐鸣 帝国时代:开局抽取卫霍双将! 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 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 徒儿!你无敌了!去祸害朱元璋吧 三国:我汉室宗亲,夺天下气运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穿越:我在古代可以买到现代物资 人在三国,开局继承吕布遗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