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进驻澎湖(1 / 2)
当下季风盛行,郑芝龙并不认为红夷的战舰能够顺利抵达巴达维亚,或会被季风吹到海上的某个犄角旮旯里去。
可是太子爷言之凿凿地说红夷的战舰从大员出发,可在大约五十天之内抵达巴达维亚,向东印度公司求援。
实际上是用了五十四天就抵达了,但即使漏网之鱼用六十天的时间来航行,在郑氏高层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郑芝龙只能以防万一,这一来一回,红夷的支援舰队至少要耗费两个多月才能抵达东番以南的海域。
对前往巴达维亚求救的红夷来说,他们要逆风航行不下五千公里,才能抵达目的地。
而从金门发兵,到大员的距离仅有不足三百公里。
红夷需要航行的距离是郑军的二十倍之多,而双倍兵力对比却正好相反!
郑芝龙不相信自己握有如此大的优势,还拿不下这小小的大员城堡。
真要是两个月的时间还能不能攻克岛上红夷修建的防御工事的话,那么所有参战将士都应该扔进海里喂鱼。
要与红夷大打出手,便先得筹备粮饷,郑芝龙命先郑芝兰调集一百万两银子与一万石军粮直接装船,而后便随大军一同进发澎湖。
这笔钱非是月俸,而是赏银,若是大军可以在短时间内,譬如十日之内攻克红夷所据之城堡,郑芝龙便打算向全军发放这笔银子。
普天之下,除了刚刚成为曝发户的某太子之外,也只有镇海伯可以一掷千金,喊出“打下大员赏银百万”的口号,财大气粗可见一斑。
郑芝龙估计城堡里囤积了红夷用贸易或者掠夺手段得来的不少财宝,加上巴达维亚那边送来的赎金,最后自己应该花不了多少钱,顶多五十万两银子而已。
驻扎在福健沿海诸多港口的郑军各支分舰队,在领到郑芝龙的命令之后,便开始向金门大规模集结。
为了掩人耳目,特别是要蒙骗在金门停泊的荷兰商船,郑芝龙特意对外宣称,在太子殿下的感召之下,身为镇海伯,要集结兵马,助朝廷一臂之力。
所部将士与新任辽西总督王在晋配合,用海陆并进的方式,挥师北伐,收复被东虏占据的辽东地区,己部出兵五万,不日启程。
换作之前,当地人都了解这位前“海贼王”的尿性,自然不会相信如此拙劣的借口。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用在郑芝龙身上刚好合适。
但今番郑芝龙已经贵为“镇海伯”,长子郑森也即将赴京求学,拜在太子门下,此举便合情合理了。
在金门从事商业往来的荷兰人对郑芝龙的话将信将疑,但双方每年的贸易额非常巨大,他们还不敢相信郑芝龙会在此时单方面毁约。
由于保密程度较好,荷兰人从郑氏将领嘴里探不到半点口风,只能暂且相信郑芝龙是被明廷用伯爵的头衔给收买,真的打算用海路进攻关外的鞑靼人。
大军在金厦一带足足准备了十日,也是为了给前往南洋采购粮食与橡胶的郑芝鹏舰队留足返航的时间,这样两边都能妥善应对需要解决的事情了。
六月十三上午,金门海域晴空万里,风平浪静,郑芝龙献上三牲,焚香祭拜妈祖,煞有介事地誓师北伐。
金门以南的料罗湾早已被密密麻麻的郑氏战舰铺满,桅杆如密林,旌旗似枝叶,看得山上和岸边的官吏与百姓均惊诧不已。
郑芝龙也是倾其所有,要毕其功于一役,动用了大半家底,总供集结了一千一百零二艘大小战舰,满载两万五千士卒。
炮声一响,令旗挥动,悠扬的海螺号声此起彼伏,海湾里顿时开始出现千帆竞技,百舸争流的恢弘画面,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踌躇满志的郑芝龙站在自己的旗舰之上,望着让人血脉喷张的庞大舰队,心里顿时生出百感交集之情。
自从灭掉刘香之后,自家还从未如此兴师动众,今番不惜倾尽所有,但愿可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以避免为东虏通风报信为借口,不论荷兰还是葡萄牙的商船,全部都被留在港内,三日之后方可离港。
未经留守的郑芝兰的许可,擅自驶离金门便视为俬通东虏,郑氏战舰将毫不留情地直接击沉。
本土及各国海商都不敢得罪郑芝龙,这位镇海伯打赢了东虏还好说,万一输了,回来之后便要拿那些不听话的商贾来泻火了。
反正只是延迟三日离开,郑家并未巧立名目,向大伙征收讨伐东虏的费用,最多花几个饭钱而已,这还是能让大家可以接受的。
等驶离近海,郑家舰队便一分为二,由郑芝豹与郑芝莞二人继续带着小部分舰队北上,前者须去往倭国,德川大将军已经召开会议,同意明廷的请求,决定发兵五万。
朝廷与倭国分别派来特使与郑芝龙进行了沟通,三方的联络还算是畅快,倭国特使也派了领航员,因为此次要在倭国多地港口装船。
平户是对外的贸易港,郑氏船队经常去,但对于北方港口,特别是被幕府视为禁地的江户,就未曾谋面了,所以倭国特使便派了领航员,以避免让船队触礁。
这主要是由于在商讨出兵计划时,倭国北方的诸多大名不同意自己的人马从驻地一直走到南方的平户才能登船。
一方面是粮食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体力问题,他们的武士是要去辽东作战的,不能等到腿脚都累得不利索了再登船。
不光关系较远的外样与谱代大名不同意,连算是德川家嫡系的亲藩大名也不愿意让所部人马长途跋涉到长崎去。
最后德川家光不得不从善如流地宣布在江户湾登船,下不为例,不过并非是江户港,而是在江户湾里,距离江户城较远的一处位置。
这是要防止有人趁大量人马集结待命时对江户城图谋不轨,而且要分批登船,那些不受待见的外样大名的人马可以享受优先待遇。
非但如此,倭国特使俬下要求把那些吨位大、抗沉性好的运兵船后入港,这样可以装载大将军的直系人马与亲藩大名的士兵。
这是郑芝豹闻言,心里便腹诽不已,原来倭国那边也是如此的厚此薄彼,嫡系与旁系也有区别对待。
他只负责运兵及海上护航,其他一概不管,倭国那边勾心斗角狗屁倒灶的事情,他也就是在心里乐呵一下而已。
两支舰队在海上作别,一支规模较小的舰队又一分为二,一路由郑芝莞带队去天金,接藩王兵马去苦兀。另一路则由郑芝豹率领,向东北方向航行,去倭国装载士兵。
所辖战舰众多的主力舰队则掉头转向东南方向,先行驶抵澎湖,郑芝龙担心被太子爷言中遭遇台风的事情,便决定现在这里让舰队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