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安排与赠别(2 / 2)
不管这两种说法到底是哪一种,总之张说恶了裴耀卿应该八九不离十,而以张说身为首辅相公又挟封禅首功的威势,难怪蓝田许县令态度上会有那样的变化,嘿,这官场还真是复杂的很。
随后王昌龄又说到了裴耀卿离京的日期,两人正说到这里时常建回来了,三人免不得痛饮一场。
喝完酒送王昌龄离开时,柳轻候终究还是没忍住借着酒意劝了他好一回,内容就是到秘书省后改改性子,既不能再这么真率,同时也该管管嘴,能不说的就不说,非的要说的话也尽量少说。
王昌龄酒喝的比他更多,嘴里含含糊糊的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
第二天早晨起来,柳轻候就开始过起了一种典型的唐代书生生活。不管戏场的事情,也不出门拜客,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基本都消磨在书房里。
虽然这处新赁下的房子里放有投壶、双陆等物,但李叔夜的杂玩课程却是停了。既然决定不再做清客,那这些东西柳轻候就不必再追求精益求精,会玩儿并知道基本技巧,平时多练练也就够了。
宅在书房十多天,直至裴耀卿离京的正日子到来。这天早晨柳轻候起了个大早,洗漱罢早餐都没顾上吃就出门叫了一辆马赶脚直奔明德门外十里长亭。
大唐以长安为中心修有五条通达四方的官道,官道上每五里建有一短亭,十里建有一长亭,长短亭既是行旅们歇脚避雨的地方,又是赠别的好去处。
柳轻候到长亭时时间还早,在亭子里等了一会儿,又往长安眺望着也没什么动静儿,他索性起身离开长亭去看了看不远处的灞桥。
在唐代,尤其是在唐诗的世界里鼎鼎有名,甚至已经成为离别符号的灞桥其实挺普通的,至少在柳轻候看来是如此。有意思的倒是灞桥两边种着的柳树几乎都是光秃秃的。
初春时节正该杨柳新绿才对,之所以出现这种怪现象,就是因为唐人送别时好折杨柳相赠,以取柳“留”谐音及柳树插枝可活的美好寄寓。结果你也折我也折就把这些柳树折的光秃秃的居然也成了长安一景。
“这就是所谓的‘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哥总算亲眼看到了,美不美的两说,但的确是够特别”
柳轻候感慨完毕才想起来自己并没有准备柳枝,当下左右瞅瞅后将僧袍衣角一掖,选定一颗柳树后双手抱着蹭蹭就上去了,上顶之后千挑万选了几根颜值最高的柳枝后才心满意足的下来。
就着灞河洗了手重新回到长亭,又等了约莫顿饭功夫后,裴耀卿到了。
裴耀卿一行不过两辆马车,十余匹健马。对于一个刺史来说这样的队伍着实是太寒酸了些,想想封禅结束他刚入京时的炙手可热,再看看此刻离京的冷清,官场之多变凉薄与人情冷暖已是彰显无遗。
裴耀卿看到等候在路边十里长亭外的柳轻候时明显愣了一下,而后笑着走了过来,“如今别人避我唯恐不及,你倒是有心了”
柳轻候引着裴耀卿进了长亭,一并进来的还有一个年在四旬、面容清癯的中年,柳轻候见裴耀卿没介绍他的身份,自己也就没问。
食盒是早就准备好了带过来的,里面装有四样精美小菜及酒瓯、酒盏。柳轻候一一取出布放在亭中小几上,裴耀卿看他做着这一切,望向他的眼神里愈发多了几分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