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交谈(1 / 2)
这次救援给冯晨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比方说他在庇护所里的知名度直线拔高,哪怕当天没听说常云斌出事儿的人,后来也陆陆续续地知道了冯晨的事迹,比方说巴夏尔等人对冯晨的信任明显多了许多,对他的态度也好多了,再比方说从此之后他不得不随身携带着一只神符,对,就是常老头送给他的那只。
神符用生铁打造,黑红色,形状和盾牌差不多,拙劣的工艺仿佛十四五世纪的古钱币,还是劣质的那种,上面隐约有一个人头,常老头说那就是女神,这使神符更像是劣质古币了。但不管怎样,他都不得不随身携带,毕竟这是常老头祈祷了十几个小时开光的呢!嗯,左边这点是常老头反复强调的。
不过这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则来自他和柳静的又一次见面。
“请进。”
冯晨推门,走进柳静的办公室。
“请坐吧,”柳静说着拿出一袋辣条递过来:“吃辣条吗?”
冯晨:……这种情况一般不是问喝茶么?好吧庇护所也没有茶叶。
他摆摆手,坐在座位上:“不了,谢谢。”
柳静把辣条搁在一边,双手交叉撑着下巴,看着冯晨。过了一会儿,她说道:“我不得不承认,我开始相信你说的关于母机的话,它那不可思议的生产种类和数量,我也承认,这个前景非常诱人。”
冯晨并无意外,如果说之前因为完全不了解、不可想象而拒绝相信他说的话,还可以视作谨慎稳重,那么当他做出三种堪称神药的药物把常云斌救活后还拒绝相信,就完完全全堪称狭隘愚蠢了。至少冯晨证明了他的话有实现的可能。
很明显,柳静不是那种人。
“我想问你,如果庇护所以最大资源支持你拓展母机的能力,你能做到什么程度?会像你说的那样,能生产出上百万种产品,甚至数量像沙粒一样多么?”柳静问。
“不会。”冯晨的回答很果断:“上百万种产品像沙粒一样涌出什么的,只能算是一个远景,很可能几十年都做不到。可能母机诞生的年代它能够做到这一点,现在则不然,限制条件太多了!我现在还没有读完操作手册,等我读完了,我打算对母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不过我料想母机的状况不会太好。顺便问一句,庇护所成立多久了?”
柳静神色迟疑:“可能一两百年吧……”
“反正是段很长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母机可能一直都没有休息,持续长时间运行,它可能已经积累了很多故障,这种状态是肯定不能全力生产的。其次,我们从外界获取资源的能力还很弱,基本就是靠资源供应部的用人力运而已,这远远满足不了母机对原料的需求。而且外界的资源分布、种类、数量可能都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所以想要全力生产是不现实的。”
“限制很多,不过比起产品像沙粒涌出什么的靠谱多了。我还以为你会拍着胸脯说能够做到呢。”柳静感到有些意外。
“我也希望能做到我说的那样,不过情况不允许嘛。”冯晨无奈地说。
不说别的,水资源明显就很缺乏嘛!看看那飘满灰尘的城市和无边无际的沙漠就能想到了。冯晨现在也不知道庇护所的水是从哪来的,只听说会经过母机加工。
柳静拿起笔:“那你打算怎么做?”
“要看庇护所的需求,”冯晨说:“如果你要求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我会想办法做出更多种多样也更好吃的食物、更好看的衣服、更舒适的家具等等;如果你要求提升医疗能力,我会制造更多的药品和医疗仪器、用具。当然总的思路是确定的,那就是先做出一些采矿机器、运输车来提升庇护所获取资源的能力,之后再做出一些急需的东西,再之后则看情况。”
“所以你决定先做采矿机器和运输车?”柳静问道。虽然她没有见过采矿机器和运输车,不过听名字也猜到了这两个东西的功能了。
冯晨点点头。
别看从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得光鲜,各种炫目的高科技产品、奇形怪状的现代建筑、庞大的城市、连接整个大洲的交通网等等等等,但其实这一切都建立在脏兮兮又不起眼的采矿业上。没有从自然中获取的各种资源,人类社会根本建立不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能力,也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发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