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耕农与**(2 / 2)
这些都是在孙氏政权下庇佑的江东普通百姓,这算是对他孙权这一年来努力的一种见证。
心情颇为愉悦,当众人越过云阳后,大片被开垦出来的耕地便逐渐展现在孙权的眼中,面上愈发喜悦。
孙权自然知道这毗陵军屯是由陈武负责的,由于当初征战江淮时,陈武麾下的庐江甲士战死颇多。为了不让陈武寒心,孙权便将江淮迁徙过来的民众都安排在毗陵,同时让陈武摘选可用汉子充入军中,并在军屯的过程中研究训练。
这期间作为庐江人的丁奉,倒也被孙权一并派到了这里。
扭头看了眼身旁的丁奉,孙权嘴角含笑,“子烈在毗陵的屯田做的不错,等我到毗陵后,定要好好夸一夸他。”
面上讪讪陪着笑容,丁奉看得见孙权的心情格外不错,但他却还是一直左右顾盼,似乎在提防着什么出现似的。
“吁!”忽然即将要抵达毗陵城的孙权,瞧见路边一耕农正在使用曲辕犁耕作,当下,心性大起,吁声下马,朝着那老农吆喝一声:“老丈,你这江东犁好用吗?”
老丈一手把着犁梢,一手握着牛鞭,闻言扭头看了眼停下的孙权等人,接着又转身自顾抽了鞭子耕牛,继续耕作起来。
匆匆走出后宅,孙权趁机迅速逃离出来。只留下愣神看着他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才悠悠缓过味来的吴夫人,此刻也只能嗔怪的朝着他离去的方向闷闷哼一声。
让一旁侍候的大乔不由掩嘴巧笑。
而孙权大步跨出后宅,也同样长长松了口气,现在孙车骑为了江南数万黎民,可是一心都扑在了事业上。真的分不开身,照应吴氏心情了。
若不趁着这段时间,迅速积攒力量,等到日后,曹操击败袁绍,彻底稳定北方再想搞事情就很难了。
单手摩挲着下颌,孙权边走边想,老太太之所以有此想法,说到底还是太闲了。得找点麻烦让他去焦头烂额,这样就没工夫想些有的没的。
眸光闪烁,孙权觉得孙翊还是有必要回来继续学习深造一下。暂时先委屈这个小弟顶一阵子。
砸吧着嘴,歪头想着,说起来他与步练师也耕耘了许久,怎么就不见动静呢。一边思考,孙权一边迈步向张昭的署舍走去,先了解春耕再说。
“张公,你这一招祸水东引可将我害苦了!”还没有走入内舍,刚刚跨进门,孙权便向张昭大倒起苦水来。
“至尊!”孙权踏入署舍,迎面便瞧见一少年小将,向自己拱手行礼。
自从淮南回来后,不知从何处兴起“至尊”这个称呼,现如今军中已经尽数称呼他为至尊。孙权本身对这个称呼其实也没有什么反感,如今也算一方霸主的他,索性也没有去管,渐渐的孙氏麾下的属臣恐怕也都会才用这个称呼了。
眸光微微亮了亮,孙权有些意外的看向少年,“承渊今日不在军营中操练,来到张公署舍内作甚?”笑呵呵的看着丁奉,自从当初将他从庐江带回来后,孙权有段时间没有见到他了。
此刻忽然撞见,倒是有些想念,当初也是念他年岁小,想着在军营中再操练操练,恰好庐江当初招降了一批江淮悍民,让他随同一起操练也能建立些感情。
毕竟孙权可是知道,这丁奉也算是东吴武将中活得最长的一位了。
“奉此来向张公禀报军屯相关事宜。”瞥了眼一旁的张昭,丁奉拱手回应。
当初为了丁奉以后在军中行事方便,孙权倒是替他向张昭请了表字,所以对张昭他多一份亲切,孙权倒也算理解。
默默点了点头,孙权看向张昭,笑道:“不知我当初设计的江东犁可还好用?”
春耕事大,孙权虽然多数时间都征战在外,但去岁冬日的时候,关注农耕的他还是召集了工匠们,仔细分析提前制造出了江东犁,也就是历史上的曲辕犁。
孙权清楚记得,曲辕犁是农耕工具发展史上一项重大的突破,只要提到农具,唐代改进的曲辕犁就是绕不开的。
相比与如今还应用在农耕中的长直辕犁,曲辕犁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
相比于长直辕犁的笨重,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改进后的曲辕犁不仅操作灵活,更节省人力和牲畜。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极大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
其次就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给辕犁增加了档位,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从而可调节耕地深浅。这也是农耕从粗耕到精耕细作的转折点。
至于其他的犁铧、犁壁、压铲这些配置,原先的长直辕犁上就已经有了,孙权也不需要去大费周章的改造了。
倒是因为江南水田耕种的缘故,孙权带领着匠人,参照曲辕犁的模式,自主研发了一套曲辕耙,不知道好不好用。
犁是用来农耕翻土,而耙则是用来松土,两相结合再辅助耕牛,可以极大的节省人力。
闻听,孙权问话,张昭此时也笑呵呵的站了起来,拱手向孙权,“多亏了至尊的天工匠思,今岁的江东农耕至少能够多开垦出一半的荒地!”
“哈哈哈!”听着张昭的称赞,孙权当然也是开心不已的,“好啊,今岁江南若能丰收,百姓不再挨饿,物阜民丰也是孤的一大心愿呐!”
兀自感慨,孙权心中也萌生一番自豪,当下,拍了拍丁奉的肩膀,“恰好我要去军营寻个人,不如承渊随我一道,顺便看看屯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