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各怀鬼胎(2 / 2)
安庆绪深以为然,这才入宫见安禄山,按照严庄的说法,想安禄山禀报。
安禄山身染恶疾,但是不代表智商下降,听了安庆绪的话后,反而认定史思明是在装病不朝。于是拿着鞭子,又打了安庆绪一顿。
安庆绪被打得皮开肉绽,几乎丧命。
幸亏严庄、高尚等人拼命拦阻,安庆绪才没被安禄山打死。
安庆绪被抬回府后,抓着枕头恶狠狠的自言自语道:“安禄山,我一定会报仇!一定。”
叛军安禄山父子不睦,而唐军也是出现了严重的内部分裂。
唐军内部分裂,起因还是在太上皇李隆基。
当初太上皇入蜀,还不知道肃宗登位的事情,于是下诏封诸子为节度使,共同起兵平叛。
时任谏议大夫的高适,立刻进谏认为此事不妥。
太上皇不听,执意执行。
其中有皇十六子、永王李璘,被委任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坐镇江陵。
李璘本来和肃宗极为亲密,李璘小的时候母亲郭顺仪病故,是肃宗经常抱着李璘哄他入睡。但是兄弟之情,在皇位面前,就变得不值钱。
且说李璘有一子,襄城郡王李偒(tang),孔武有力,雄心勃勃。
他对自己父亲李璘道:“天下纷乱,正是雄飞高举之时。江南富庶,进则图取天下,退则足以观成败,效法东晋故事。”
李璘信了,于是暗中厉兵秣马,筹划谋反之事。
之所以提到李璘,乃是因为李璘幕府有个倒霉蛋,这个人很有名,而且是杨错的大哥,此人就是李白。
李白文采盖世,就是有一样不好,就是看人不准。
当初安禄山还是三镇节度使的时候,李白跑去投奔,后来发现安禄山野心勃勃,于是离开了。
后来江湖漂泊,又投在李璘的幕府,成为宾客。
还不容易脱离了幕府,居然又掺和进来了。
李璘暗中召集兵马,蓄意谋反。
能躲过李白的眼睛,却躲不过另一个人的眼睛。
此人是吴王李恪的曾孙,李岘。时任江陵长史,是太上皇派他去辅佐李璘。
但等李岘到任后,李璘却对他百般防备。
李岘观察出李璘有异志,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李岘不希望受李璘的连累。于是借口自己患病,脱离李璘。沿江而上,前往彭原见肃宗。
李岘对肃宗道:“永王暗中厉兵秣马,而且委任自己的心腹到重职。臣观永王的心思,臣以为永王是打算效法晋朝故事,准备割据江南。”
时谏议大夫高适在侧,肃宗问高适的意见。
高适道:“一旦永王成功取得江南,则陛下缺乏江南赋税支持,再难讨伐叛军啦。必须趁早准备,以防万一。”
肃宗问道:“若是永王出兵东进,事情能否成功?”
高适回道:“事情必败。逆胡安禄山倒行逆施,天下百姓皆思唐。永王逆天而行,逆民心而行,肯定不会成功。”
肃宗大喜,遂设置淮南节度使,管理广陵等十二郡,以高适为节度使。又设置淮南西道节度使,管辖汝南等五郡,任命原颍川太守来瑱为节度使。命高适和来瑱,同江东节度使韦涉一起共同对付李璘。
等议事完毕,李岘和高适出了禁内。
李岘小声对高适道:“我在永王幕府遇到太白兄,这次回来本想带太白兄一起离开,但恐引起永王怀疑,只好忍痛离开。”
高适惊道:“啊!太白竟然在永王的幕府!我不是听说太白携妻子去庐山隐居,怎么到了永王的幕府。”
李岘道:“永王重礼聘请,又巧言蛊惑太白兄,说是建功立业就在此时。太白兄心生感动就从了。”
高适叹息道:“太白兄,这是自找死路啊。”
李岘有些后悔没带走李白。
同年十一月,肃宗下敕令,命李璘去成都府朝见太上皇。李璘不听。不仅不听,还自请大军率兵东进。
李白听说后,劝李璘道:“陛下和永王乃是骨肉至亲,如今天下动荡,永王应该固守江陵,同时支援南阳的萧炅,而不是东进。”
李璘道:“小王行事非太白所能理解,请勿再言。”
李白这才发现李璘的野心,但是为时已晚。
一旦李璘事败,等待李白的是朝廷的十分严重的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