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而后乃今“江图南”(2 / 2)
秋和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同龄学子又都埋头做题了。好像没什么能吸引到他们一样,不作他想。
但有一个学子却还没埋下头看书,反而直直地看着秋和。
是那个十分憨厚的学子。
他也握着书,但是没有低下头去看,看向秋和的眼神里,充满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善意。
秋和被他看的心里发毛。他想了想,开口说道,“你好...怎么了?”
憨厚学子走上前,坐到秋和的对桌儿,然后递给了秋和一卷考卷。
“你是从边疆偏远地方来的吧?那你肯定也难以想象秋考的难度了呀。哎,是真的很难很难的啊。
呐,你来京城考一次试,怕也是花费了父母师傅诸多心血啊。我们这些人呀,虽然不是京都长大,却都也是在市镇上从小读书读到大的啊。
我们虽然读了那么多年书啊,可是还是明白秋考难得很啊。而且啊,在秋考,只要你愿意多看书呀,那肯定都是有用的啊。
......”
宋国秋和接过憨厚少年递过来的那卷书,看到书名,上面写着:《金星拟卷》。
对面这个憨厚少年,却没有停止他的对话,一直在絮絮叨叨的,语重心长地跟秋和分享经验。
少年的话语总带着一些可爱的语气词结尾,什么“啊”“呀”,听起来总像是家里的长辈不放心子女,不断地嘱托叮咛,温柔得很,也啰嗦得很。
宋国秋和看着手里的这卷题,却难得有一些印象。想起来应是八岁的夏天下山买西瓜时,看到西瓜铺子老板的儿子在苦苦奋战这套题。
想到那个时候,秋和轻轻笑了出来,然后把卷子放下了。
对面的憨厚少年却好像误解了秋和的浅浅一笑,他以为,秋和不是很重视这套卷子。
“哎呀同学啊,我跟你说呀,这套卷子你看着没什么,可是你们偏远一些的地方肯定是没有这种卷子的呀,这是《金星拟卷》呐,只有家里吃得够饱了的地方才会去买来做这种卷子...
哎呀,我也不是说你们那里穷呀,我是实话跟你说啦。
这两年京城的人呀做这套卷子的学子还挺多的呐,这套卷子考的东西可多啦,秋考不也喜欢考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嘛。
同学啊,你好好看一看这套卷子,哎呀,肯定是有用的啦!”
憨厚少年在桌子对面不停地操心着秋和,一边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劝说秋和好好看卷子,不要再发呆了,难得来京城参加一次秋考,是很难得的事情,也要花费乡村父老累积多年的众多心血,不可以这么消极堕怠呀......
秋和呆呆地看着憨厚少年在对面,讲的十分动情,眼神又十分认真。
秋和想了想,拿起这本卷子,翻开第一页,认认真真地看起来。
“我这就看卷子,你不用操心啦。”
憨厚少年一愣,然后开心地笑了出来。“对呀对呀,你应该就这样呀,好好读书呐!”
憨厚少年十分欣慰,不断感慨着秋和孺子可教也。
但是旁边却没有什么学生正眼看着秋和,他们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奇怪的眼光觑着秋和,悄悄的,又不敢让秋和发现。
宋国秋和虽然拿着卷子,但是都没怎么翻动过。他记得释真如跟他说过,藏书人藏的书,就在于很有价值。而且,释真如朝他要书的时候,说的就是今年秋考可能考的书。
他在脑子里很快地找到了《大洞真经》的所有文言与注释,暗暗地默诵了起来。
憨厚少年眼看秋和不过拿了卷子一会儿又开始发呆,眉头皱了一下,但很快又无奈了下来,一直在悄悄嘟囔着些什么。
宋国秋和回过神,抬起眼,想了想,决定跟憨厚少年说几句话,让他不要那么的...操心。
于是他开口道:“那个...你叫什么名字啊?”
秋和只问了一个问题,但是他知道眼前这个可爱少年,会滔滔不绝地跟秋和介绍完自己。
“哎,对呀,我没说我叫什么名字呐!我叫江图南,你知道吧,《庄子.逍遥游》那一篇里的呀,‘背负青天,而后乃今将图南’的图南啊!
我偷偷跟你说啦,我是蜀州人啊,从小就是在青城山下长大的呐。青城山你知道吧,就是和都江堰旁边的那座高高的山呀,我可太喜欢我的故乡啦。
我是七岁的时候入小学堂开蒙的呀,十二岁才可以进学堂念书呢。你猜我现在几岁啦?哎呀,你不用这样看着我啦。我今年就刚满十五岁呀,是不是很年轻呀?嗯,这个是的确啊,在秋考里的人啊,我肯定是算小的啦...”
江图南在秋和对面滔滔不绝,没有想停下来的欲望。宋国秋和看着他手舞足蹈的样子,禁不住笑了出来。
对面的江图南看到宋国秋和笑了出来,又马上收住了,睁着大眼睛,憨憨厚厚地问道秋和,
“哎呀,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你怎么笑了呀?是不是觉得蜀州特别好呀?那这个是真的,非常非常好的呀。你要是喜欢呀,以后我可以带你去玩啊!”
宋国秋和被江图南这一连串的发问逗得直笑,实在是憨厚得可爱。他清了清嗓子,定了定眼神儿,然后一个一个回答江图南的问题。
“我叫秋和,我今年...十四岁。我也觉得蜀州很好,我还没有去过呢。”
桌子那边的江图南却难得安静了一下,挠了挠头,然后用一种试探的语气,轻轻地问道:“你...你才十四岁呀?”
宋国秋和眼睛很干净明亮。他轻轻地点了点头,笑着看着江图南。
江图南却好像有一些懊恼的感觉,两只小手抬起来,不住地摩挲着自己的脸颊。
“哎呀,我以为我十五岁已经算很小很小的啦。秋和怎么你比我还小呀...要知道这里的几乎所有人都比我大呢,哎哟,那我好尴尬的呐,你看,你比我还小,我还那么骄傲十五岁就来秋考了......”
宋国秋和有些呆呆的脸上又不住地笑起来。江图南真是个活宝,憨厚的很,又可爱的很。
宋国秋和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就只看着江图南笑。
江图南又开始了他的絮絮叨叨,讲起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我哟,对那些个诗词歌赋文言文章呀,那实在是兴致缺缺的。我从小呀,这些书也看,但是呐我记不得太清。我最喜欢的呀,是算学!这个东西,其实我也没弄懂是什么呐,反正,是喜欢的很。
哎哟,秋和,你肯定也不知道,秋考啊不止考看看书的呀,虽然说书看了那肯定有用...但是吧,秋考还是蛮好的,一些专门的题目呀会被分科出来,假如你那些题目做得很好,那你其他的不太行也没关系哒!
我吧,不咋看书呀,可是也就是觑着这条专门分科的道儿来的呀。嗯...其实这里很多人也是这样的啦,哪有人那么厉害能把书都看完呀,肯定还是术业有专攻,认认真真做题啦,你说是不是呀......”
宋国秋和听的一知半解,模模糊糊的。江图南的絮絮叨叨,实在是长,但是刚想提醒他一下,江图南却又会马上停下来,瞪着大眼睛,他看着秋和的样子,憨厚的不行。
秋和笑一笑,便也随他继续滔滔不绝了。房间里的学子也都悄悄低声念着题,或者讲着话,江图南压着声音,倒也不是很显眼。
可能讲了好一会儿,有些累了。江图南终于停下来,也捧着书悄悄地念。
秋和没有继续看手上的卷子,仍然是发着呆的样子,一直在神游。窗外的阳光和煦,过了一会儿,便听到了有司员在外面的敲钟声。
学子们都把东西放在原地,一个个排好队,走出房间,和其他房间的学子汇合聚齐,一起走向离宫苑深处的大堂。
庭院深深,高堂离离,宋国秋和一路跟着学子们一起走到大殿。
今日的离宫苑大殿,仍旧是古朴而旷野,宏大无比的殿堂里,整整齐齐、星罗棋布地摆着将近上万台矮桌,一直摆到了大殿走道的深处,一眼望过去,望不到边。
学子们从各个通道进入大殿,都聚在殿堂的不同方向。学子们踏入殿堂的瞬间,大殿深处悠悠扬扬地飘来几声十分清澈响亮的钟声,随后,一道古老沧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过来:“
各位宗华国学子们,欢迎来到宗华离宫苑所主司的宗华学子秋季学宫大招考试,我是离宫苑的大司员,胡悲眠。
接下来的考试,共持续三个时辰,一切事宜,你们各位的考桌上自有小册参详。
现在,请根据你们手上的秋考条,找到自己的秋考座位。我们的秋考,将在两刻钟后,正式开始。”
话音落毕,大殿内顿时窸窸窣窣、人头涌动起来,学子们一个个稳步走向自己的考桌,快速地坐下。
宋国秋和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在大殿的正中央。秋和坐下,下一秒,发现自己桌子前面的那块地板稍稍隆起来了一个台阶。他愣住,转头望了一下,发现每隔百个学子,便有一个台阶隆起。
只听得一声大钟声敲响,大殿各处走道里,红衣司员一个个鱼贯而出,手上都小心地捧着雪白雪白的秋考卷,有条不紊地给考生发着卷子。
一刻钟后,卷子发毕,所有考生都拿到了卷子。而后秋和发现,这些红衣司员都十分淡定地,一个个站到了台阶上。
“卷子发毕,将于一刻钟后正式开考。诸位考生如需帮助,可求助所在区域的红衣司员。
不得作弊,不得抄袭,不得违纪。
各位考生,秋考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