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识世间书?(2 / 2)
“我真的没有念过学堂...我也没看过京都的书。
那我怎么去秋考,怎么去找师兄呢?”
......
黄昏已降,京都又是华灯初上,车水马龙。宋国秋和穿行在人群中,打算去找一趟释真如。
对于自己没有看过京都的书这一“事实”,他已经默认了。但是自己还不知道秋考到底考什么,还不确定许许多多的事情。
他来到京都,已经有太多太多的疑问。昨天和今天见到释真如,他都没有问出来,只因他尚是初识,而且又有许多事要办。
但是现在的他,却突然有些茫然。
比如他的银号卡,比如这次秋考,比如那个藏书人,比如释真如本身。
他发现自己对京都的这一切,什么都不知道。
他真的很想找到释真如,让他告诉自己一些东西,让自己尽快地减少一些不安,适应一下现在的日子。
秋和加快了步伐,在人群中挤着,找寻着那家排面巨大的八里合庄。
很快,那面酒旗出现在了秋和的眼里。秋和大步迈进酒楼,急急地往里走去。
店小二在后面看到,也急匆匆地跑上来,殷勤地问道,“这位客官,您需要些什么?”
秋和听到身后的声音,静下来想了想,跟店小二说,“我想要找释真如。”
只见店小二听到这句话,接着愣了一下,脑门儿居然出了点儿冷汗。
他打量了一会儿宋国秋和,然后往后厨跑了过去,猫下身子,向门帘后钻过去。只见下一刻,那个光头少年便出现在那里,笑着朝秋和挥着手。
秋和看到了他,又是急急地跑了过去,差点儿没把释真如给撞到。
“嗬,秋和,你这是咋的了!”
释真如脱下外围衣,摘下脏兮兮的袖套,一边洗手一边乐呵呵地问着秋和。
秋和停下来,低下头想了想,“我想现在就和你谈了。释真如,你可以帮我吗?”
光头少年抬起头,有些讶异地看着小喘气的秋和。
然后他笑了笑,说,“好,我们这就来说。你去那边坐着,等等我。”
秋和点点头,去到靠窗边的位置,坐下等释真如。窗边外已是夜色降临,晚上的凉风习习,很是舒适。
释真如很快就来了,端着一壶茶和两个小菜,坐到秋和的对面。
“好了,你开始问吧。”
秋和低头想了想,竟也不知道从何问起。
他低头,看见了释真如腰间系着的银号卡。于是抬起头问释真如,
“这个银号卡,和那尊青玉石狮子,是什么来历?那天我去银号取钱,掌柜的看到这牌十分激动,而且,他竟然都没有问我是谁,便让了金库给我取钱。我老觉着,是有些奇怪的。”
“你把你的卡给我看一眼。”
秋和解下腰间的银号卡,递给释真如。
释真如拿起这卡,眼睛一亮。他点了点头,长长呼出一口气,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
“秋和,你看,首先,这牌子是纯银制造的。嗯......怎么说呢,这种牌子,京城里用的人,着实不多。都是一些...达官贵族,或者说,是一些有过奇遇的人才会有的。”
秋和有所了然,想了想,抬起头看着光头少年,呆呆地问出来,“那,你是因为什么有了这样的牌啊?”
释真如一愣,摸了摸头,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他想了想,然后说,“嗯,我是偶然所得,我自己也没有太在意。”
秋和看着释真如,没再说什么。他也看出来,释真如不是很想说出他自己牌子的来历。但是这也无妨,他继续问释真如。
“那这个牌子,也没什么太过特别的地方呀。为什么那个掌柜的看到我这个牌子,会这么激动呢?”
释真如脸色一凝,低头沉思了会儿,把牌子递给秋和,让他翻到背面。
“你看到背后的十七星纹了吗?”
“嗯,看到啦。”
“那你知道,天下学宫吗?”
秋和一愣,说,“天下学宫...《秋考制》上,说过‘宗华普办学宫共三十所,官立学宫为十七所,其中京都之大学宫共八所。’这个,我是知道的啊。”
听到秋和的话,光头少年却僵住了。他这才意识到,宋国秋和似乎真的对于那段历史,一无所知。
“你真的不知道天下学宫么?”
“天下学宫......不就是我们眼下宗华和京都有的这些学宫吗?”
释真如沉默了。过了会儿,才抬起头,问他:“你今年,是几岁,读过多久的书?”
“...我刚十四,四岁开始有读书。”
释真如想了想,又问,“你是不是,一直呆在山上,没怎么出来过?”
“我长在山上,偶尔随师兄下山,去苍游镇上玩一玩儿。”
这便怪不得了。
他今年十四,几乎不下山,那看的书起码也都刚好是十四年前写的。
从未来过中原,对于那段新近的历史,是真的仿若一片白纸。
“秋和,接下来的话,你要好好听我说。有些事儿,是大家都知道的,有些事儿,是只有一些人能够知道的。我...很偶然的,得知了许多故事。你且记着,将来,有用便是。”